“校长,我是张灵甫,李天霞不救我,黄百韬也不救我,战事不利,我已经写好遗嘱,不用

品古观今吖 2025-07-28 10:57:20

“校长,我是张灵甫,李天霞不救我,黄百韬也不救我,战事不利,我已经写好遗嘱,不用派飞机来救我......”曾经不可一世的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在孟良崮发出了这封绝望的电报。

三天前,他还在做着“中心开花”的美梦,用自己这支“御林军”当诱饵吸引华东野战军主力,再让外围10个整编师反包围,全歼共产党精锐。

可他万万没想到,最后被包了饺子的,只有他自己。

1947年5月,山东战场硝烟弥漫。

张灵甫率领全副美械装备的整编74师,在国民党军45万重兵中如同尖刀直插沂蒙山区。

这支被蒋介石称为“五大主力之首”的部队,刚拿下临沂就登上城墙耀武扬威:“活捉陈毅粟裕,就在眼前!”

当74师孤军突进到孟良崮时,粟裕的作战地图上亮起信号灯。

这位善于捕捉战机的将军立即调集5个纵队主攻、4个纵队打援,27万大军像铁钳般合拢。

战士们高喊“攻上孟良崮,活捉张灵甫”,连夜穿插分割,硬是把74师从国民党军重兵集团中“剜”了出来。

张灵甫发现被围后反而狂喜,立刻向南京报功:“天赐良机!请校长命各军向我靠拢!”他自信满满地把部队拉上孟良崮主峰,等着友军来个里应外合。

可这位“常胜将军”忘了两件事:光秃秃的石头山连战壕都挖不动,而他平日里得罪的同僚,此刻正盼着他栽跟头。

枪炮声刚响,距离最近的李天霞就动了心思。

这位整编83师师长曾与张灵甫争抢74师指挥权失败,此刻慢悠悠派出一个连,还叮嘱士兵:“别真拼命,举着旗在山脚转悠就行!”

黄百韬的整编25师倒是真打了,可当部队冲到天马山,离张灵甫只剩5公里时,这位曾被张灵甫骂作“杂牌军”的将领突然放缓攻势。

部下急得跳脚:“再不冲,74师就完了!”黄百韬冷笑:“张灵甫都啃不动的硬骨头,我们去送死?” 更讽刺的是蒋介石的“空中支援”。

运输机抛下的弹药箱十有八九飘进了解放军阵地。

华野战士抱着国军罐头边吃边笑:“老蒋这运输大队长真称职!”山上74师士兵却饿得宰杀战马喝马血,机枪连子弹打光后,抱着石头滚下山拼命。

当74师困守秃山时,沂蒙群众正推着小车冲向火线。

92万支前民工组成流动长城,独轮车运弹药、门板当担架。

汶河水深湍急,32名妇女跳进刺骨激流,用肩膀扛起门板架“人桥”。战士踩过她们淌血的肩膀时泪流满面:“过了桥就是亲娘!”

而国民党援军所到之处,百姓早把粮食藏得干干净净。

美国记者西奥德·怀特曾目睹荒诞一幕:国军士兵假扮八路军才讨到碗水喝。士兵偷偷告诉他:“要说是国民党,连口水都别想喝!”

5月16日黄昏,孟良崮主峰枪声渐稀。

粟裕清点战果时突然皱眉:“歼敌数差七千!”原来张灵甫早把预备队藏进山坳。

当解放军冲进洼地,七千名饿得发昏的国军整齐举手,他们三天前就断粮,连开枪的力气都没了。

南京总统府里,蒋介石摔碎了茶杯。

他骂李天霞“该枪毙”,撤了汤恩伯的职,可再多的军法也救不回三万精锐。

毛泽东在西柏坡笑着对周恩来说:“这场胜仗啊,连我都没料到!”陈毅挥毫写下“孟良崮上鬼神号”,捷报传遍解放区。

孟良崮战役后,国民党将领们互相推诿。

李天霞怪张灵甫冒进,黄百韬怨火力不足,却没人敢提最深的毒瘤:军队里嫡系欺压杂牌、将领贪生怕死、官兵形同陌路。

而华东野战军中,炊事员能拦下营长改战术,大娘敢冒炮火给炮兵指目标。

当蒋介石哀叹“最痛心最惋惜”时,沂蒙山的支前小车已转向淮海战场。

三年后,百万雄师过大江,南京总统府落下青天白日旗。

孟良崮那三万亡魂早昭示真理:民心丢了,再美的“中心开花”也不过是坟头昙花。

0 阅读:59

猜你喜欢

品古观今吖

品古观今吖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