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篮被揪出大“累赘”!上场30分钟,2场比赛就得1分,网友:打的真差中国女篮在2025年亚洲杯的热身赛上,确实打出了气势。先是110比59轻取印度尼西亚,接着又以91比69战胜韩国,两场比赛合计净胜73分。从比分和场面看,球队攻防流畅,多点开花,一切似乎都朝着完美的方向发展。在这片胜利的喜悦背后,一个核心位置的短板却愈发显眼,甚至可能成为未来硬仗中的致命伤。这个位置就是控球后卫,一支球队的场上大脑和节拍器。控卫的职责远不止把球运过半场,更关键的是组织进攻、串联全队,在最合适的时机将球传到最合适的人手中。可以说,控卫的水平,直接决定了球队进攻的流畅度和上限。如果这个环节失灵,即使内线再强,射手再准,球队也容易陷入各自为战的混乱。不幸的是,在这两场大胜中,中国女篮的首发控卫李缘,其表现就有些不尽人意。数据不会说谎:两场比赛她合计出战30分钟,5次出手无一命中,仅靠罚球得到可怜的1分。在对阵印尼时,她首发15分钟,3投0中得1分,助攻4次;而面对实力更强的韩国队,她同样首发15分钟,2投0中一分未得,助攻也只有2次。作为球队进攻的发起点,李缘在场上几乎失去了存在感。她既没能用投篮威胁牵制对手,也未能有效突破撕开防线。更重要的是,作为控卫最核心的组织串联能力,两场合计6次助攻的数据也显得过于平淡,似乎没能让球队的进攻体系高效运转起来。与李缘的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队内其他球员的高效发挥。内线的张子宇和韩旭几乎是无解的存在。张子宇上场14分钟,8投全中砍下18分;韩旭打了23分钟,也贡献了18分和12个篮板的两双数据。她们的内线统治力一览无余,可球迷们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控卫若不能有效输送炮弹,内线优势再大也难以完全发挥。替补控卫王思雨的上场,则更像是一个即时参照。尤其在对阵韩国队的比赛中,当球队节奏一度有些停滞时,王思雨在第三节替补登场,立竿见影地稳住了局面。她只打了12分钟,就高效地拿下9分、3个篮板和8次助攻,不仅数据全面超越李缘,更关键的是她盘活了全队,进攻立刻变得流畅,分差也随之拉开。这恰恰凸显了一个合格控卫对比赛的实际影响。赢球总是好事,但热身赛的对手毕竟实力有限,印尼和韩国队,并不能真正检验中国女篮的极限。接下来的亚洲杯,真正的考验来自日本和澳大利亚这样的顶级强队。面对她们高强度的全场紧逼和快速的攻防转换,如果控卫这个点不能稳住阵脚,球队的进攻很可能在一节之内就被打乱甚至击溃。到了半决赛、决赛那种一场定胜负的比赛,任何短板都可能被无限放大。这并非是对李缘个人的苛责,而是对球队冲击冠军之路的审慎思考。胜利固然值得庆祝,但它同样不能掩盖阵容的结构性问题。教练组需要正视这一现象,并根据球员的临场状态做出调整。对于李缘而言,她也必须尽快找回自信和手感,即使无法在得分上做出贡献,至少也要将组织串联的本职工作做好。只有解决了控卫这个核心引擎的问题,让内线的巨大优势得到充分释放,中国女篮的冠军之路才能走得更加坚实。如何用好手中的牌,让球队的发动机真正转动起来,是中国女篮在冲击2025年亚洲杯冠军前必须解答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