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说,一旦和中国展开空战,中国的3000架战机就是摆设。一些美国人说中国的空军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09-26 16:49:44

美国说,一旦和中国展开空战,中国的3000架战机就是摆设。一些美国人说中国的空军装备老旧,还存在歼-6、歼-7、歼-8等的机型,然而他们却不知道,中国有33个师级空军单位,500多座机场。而空军的装备已经到了歼-20。   他们眼里那些该淘汰的歼-6、歼-7,早不是空战主力了。俄媒去年的分析就提到,歼-5、歼-6已全部退出现役,其中约2000架歼-6被封存后改装成了无人攻击机,既能执行侦察任务,必要时还能形成蜂群打击,反倒成了低成本的威慑力量。   剩下的歼-7虽有700到800架,但大多转入二线承担训练任务,新下线的机型只供出口,一线空战早就轮不上它们。   歼-8也只剩200架左右,按当前换装速度,未来十年到十五年内会逐步封存拆解,这些老旧机型的存在更像是为新装备过渡期提供保障,而非拖后腿。   真正撑起中国空军门面的,是歼-10、歼-11、歼-16这些四代机,还有已经列装的歼-20五代机。   单说重型战机,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现在有240到300架苏-27/歼-11系列,110架以上的苏-30/歼-16,这些战机组成了至少19个航空团,数量上已经超过很多国家的空军总量。   歼-10系列也有8到9个航空团,150到200架的规模,而且还在不断推出改进型。   更值得说道的是歼-20,这款被外界比作"东方猛禽"的战机,不仅在珠海航展上展示过落叶飘、眼镜蛇这些超机动动作,实战部署也早有案例。   去年南海方向的联合巡航中,歼-20就曾与歼-16、空警-500协同演练,依托预警机的战场感知能力,实现了多机型体系作战,这种搭配让单机性能优势又放大了好几倍。   33个师级空军单位的价值,远不止数字那么简单。这些单位里既有航空兵师,也有地空导弹师、雷达旅等配套力量,形成了攻防一体的作战体系。   比如某航空兵师下辖的歼击机团、强击机团,能和兄弟单位的地空导弹部队联动,在战时构建起多层防空网。   美军习惯用联队作为基本作战单位,而中国的师级单位编制更灵活,既能集中力量执行大规模任务,也能拆分部署应对分散威胁。   去年空军飞行员连飞8小时的训练报道,就体现了这种编制下的战备水平,长航时飞行意味着能覆盖更大空域,配合空中加油的话,作战半径还能进一步延伸。   此外,还有500多座机场的布局更是暗藏玄机。其中近60个是军民两用机场,像拉萨贡嘎机场这样的枢纽,每天有上百架次航班起降,战时稍加改造就能起降战机。这种军民融合的模式,让机场网络既能保障民用运输,又能快速转化为军事设施。   对比之下,美国本土军用机场也就两百多个,中国的机场密度意味着战机可以分散部署,避免被一次性摧毁。   去年台海方向的演训中,多个机场同时起飞战机形成多波次打击,就是这种布局优势的体现。而且很多机场都建有硬化跑道和隐蔽工事,就算遭遇突袭,也能快速恢复作战能力。   中国空军的进步还体现在装备生产速度上,现在一年生产的作战飞机数量,比北约28个成员国的总和还多。   歼-11B、歼-16、歼-10C这些主力机型流水线全开,再加上运-20加油机的量产,战机的持续作战能力也在提升。运-20改装的加油机一次能为多架战机加油,让歼-20的作战半径轻松覆盖第一岛链。   美国佬总盯着那3000架的总数说事儿,却没看到其中新装备的比例逐年攀升,更忽略了体系作战带来的倍增效应。   就像他们当年低估中国造航母的速度一样,现在又低估了中国空军的转型节奏,真要是动起手来,恐怕会发现这些"摆设"比他们想象的难对付得多。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朝史暮今天下事

朝史暮今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