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美国这一手对我们影响这么大!9月24日,根据美国彭博社报道,彭博社称,由于

朝史暮今天下事 2025-09-26 15:49:47

没想到美国这一手对我们影响这么大!9月24日,根据美国彭博社报道,彭博社称,由于美国7月停止发放出口许可,中国本土飞机制造商中国商飞已将旗舰机型C919的交付目标,削减了三分之二。   要知道商飞年初还信心满满,上海两会上副总经理沈波刚放出2025年产能50架、下线30架的目标,3月供应商大会又把预期拉高到产能75架、下线50多架,结果禁令一来,这些规划瞬间成了泡影,折算下来相当于从75架的目标直接砍到25架左右,这落差简直比腰斩还严重。   出现这种情况,其实根源就出在对美国供应商的依赖上,C919的82家主要供应商里,美国或美资企业足足占了48家,可以说几乎半壁江山都攥在别人手里。   这种依赖可不是简单的零部件采购,而是直接卡在了最关键的命脉上。就拿C919的心脏——发动机来说,目前装机的LEAP-1C发动机由CFM国际公司生产,这家公司是美国通用电气和法国赛峰的合资企业,虽然有法国血统,但通用电气在核心技术上的话语权可不是闹着玩的。   美国一纸禁令下来,发动机的供应就成了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2024年C919好不容易交付了14架,运送旅客突破100万人次,刚让人看到国产大飞机规模化运营的曙光,结果这一下又被打回原形。   要知道东航早在2023年就大手笔增订了100架C919,原计划2025年要交付10架,现在看来这份订单的兑现恐怕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了,这对于眼巴巴等着扩大机队的航空公司来说,无疑是泼了一盆冷水。   除了发动机,航电系统、飞控系统这些关乎飞机安全和性能的关键部分,不少核心组件也来自美国企业。   比如飞机的"大脑"——航电系统,就有霍尼韦尔等美国巨头的影子,这些系统不是简单换换供应商就能解决的,涉及到复杂的适配和适航认证,牵一发而动全身。   商飞不是没想过国产替代,比如长江-1000A发动机一直在研发中,但就像学生备考一样,还没到能上考场的阶段,短期内根本没法替代进口产品。   这种情况下,美国那边一断供,生产线就只能跟着减速,就像高速行驶的汽车突然被踩了刹车,想快也快不起来。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种供应链的依赖还不止于直接的美国供应商。全球产业链就像一张大网,很多非美国企业的产品里也可能包含美国技术或使用美国设备生产,按照美国的禁令,这些产品也可能被限制出口给C919项目。   2025年原本是C919产能爬坡的关键年份,从年初计划的50架到3月拔高到75架,这种信心可不是凭空来的,背后是生产线的逐步完善和订单的持续增长,但谁也没料到美国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变脸,让之前的努力都打了折扣。   订单量也是个让人喜忧参半的情况,C919的订单数已经超千架,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空央企每家都订购了百架,但交付能力跟不上,订单再多也只能看着。   对于商飞来说,不仅要面对交付延迟的压力,还要担心客户因为交付不确定而调整订单,毕竟航空公司也要考虑自己的运营计划。   在全球化的今天,想要完全脱离国际供应链不现实,但把关键部件的命运交到别人手里,终究是个隐患,这次C919的遭遇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0 阅读:42
朝史暮今天下事

朝史暮今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