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密集访问巴基斯坦,想要破解中国体系作战系统?曾经的“亲中总统”穆沙拉夫被赶下

语蓉聊武器 2025-08-09 11:14:42

美军密集访问巴基斯坦,想要破解中国体系作战系统?曾经的“亲中总统”穆沙拉夫被赶下台并锒铛入狱开始,中国的尖端武器技术或许正面临巨大的外泄风险。就在中东、加沙、叙利亚、伊朗、也门等地局势错综复杂之际,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库里拉却突然现身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他的到访到底要策划什么大事情? 近三个月,美军高层访问巴基斯坦的频率创下了五年来新高。 光是6月到8月,美国中央司令部就有三位少将以上军官到访伊斯兰堡。 还破天荒地参观了巴军的一个防空基地,而这个基地正好部署着中国产的红旗-9系统。 要知道,中央司令部的辖区涵盖中东、中亚和东非,眼下加沙地带日均爆发 20次冲突,叙利亚北部武装交火不断,库里拉放着这些"主业"不管,一头扎进南亚,显然有更要紧的盘算。 这一切的源头,得从美国军事体系的一块 "短板" 说起。 美军这几年一直在远程空战领域犯愁:2017 年立项的 AIM-260 远程空空导弹,原计划 2023 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可到 2025 年 6 月,五角大楼的报告还显示它的导引头抗干扰测试失败了 11 次,量产时间推迟到 2026 年底。 没办法,美军只能把海军的标准 - 6 防空导弹改成空射型应急,可这导弹全长 5.8 米,F-35 的内置弹舱根本装不下,只能外挂在机翼下。 去年美军在阿拉斯加的演习中,外挂 4 枚标准 - 6 的 F-35 隐身性能下降了 37%,被模拟的 "敌方雷达" 提前 200 公里发现 —— 这对依赖隐身突防的美军来说,几乎是致命缺陷。 而中国体系作战能力的实战亮相,更让美国坐不住。 2025 年 5 月 12 日印巴边境那场空战,巴基斯坦空军的表现堪称教科书:ZDK-03 预警机先通过加密数据链向歼 - 10CE 战机传输了印度阵风战机的位置,后者在 160 公里外发射霹雳 - 15 导弹时。 事后印度军方公布的残骸分析显示,这枚霹雳 - 15 的实际射程比公开的 150 公里多出了近 20 公里,而且导引头能识别阵风战机释放的红外诱饵。 巴基斯坦的政局变化,恰好给了美国"钻空子"的机会。 2019年穆沙拉夫被推翻后,巴基斯坦最高法院以"涉嫌违宪"判处其10年监禁,虽然2023年他因健康原因保释,但亲美派已经在军方站稳了脚跟。 现任陆军参谋长穆尼尔就是典型代表,他2024年访美时,不仅和美国防长奥斯汀敲定了F-16战机的升级协议,还公开表示"巴美军事合作不应受第三方影响"——这话明眼人都知道是说给谁听的。 更关键的是,巴军内部负责装备维护的部门,这两年提拔了不少曾在美国西点军校受训的军官,而这些人正好负责中国产装备的日常保养。 美国盯上巴基斯坦,说白了是想拿到中国体系作战的 "运行手册"。 巴军使用中国装备已有 30 多年,从早期的歼 - 7 战机到现在的歼 - 10CE,从红箭 - 8 导弹到直 - 10ME 直升机,不仅掌握着这些装备的操作逻辑,更清楚它们在体系中的协同方式 —— 比如 ZDK-03 预警机如何给不同型号导弹分配目标,红旗 - 9 系统如何与地面雷达组网。 这些信息单靠间谍卫星或网络监听根本拿不到,必须通过近距离接触巴军操作人员才能摸到门道。 这种 "借道盟友获取对手技术" 的套路,美国在冷战时就玩得很熟。 1973 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后,美国通过当时的盟友伊朗,弄到了苏联 SA-7 肩扛导弹的完整残骸。 CIA 组织了 200 多名专家拆解,用三个月时间破解了它的红外制导频率,随后推出的 AN/ALQ-144 干扰机,直接让 SA-7 在 1982 年黎巴嫩战争中的命中率从 60% 降到 12%。 现在美国给巴基斯坦开出的条件也很诱人:除了承诺提供 F-16 的 Block70 升级套件,还提出三年内提供 5 亿美元的反恐援助,这对经济拮据的巴基斯坦来说,确实有吸引力。 但巴基斯坦也没打算 "一条道走到黑"。 就在库里拉访问的同时,巴方宣布和中国签署了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民用信号增强协议",这意味着巴军的中国产装备将能使用更精准的定位服务。 中国这边的防备也在升级。 给巴基斯坦的红旗 - 9 系统设置了 "双重密钥",日常操作只用一级密钥,涉及火控参数修改、数据链加密方式调整的二级密钥,必须由中方技术人员远程授权才能使用。 说到底,美军密集访巴的背后,是想在 "体系作战" 这个新赛道上找回优势。 而巴基斯坦夹在中间,既想靠美国缓解经济压力,又不敢真得罪中国这个 "装备供应大户"。 这场无声的较量里,没有绝对的赢家,只有不断变化的平衡 —— 至于美国能不能如愿摸到中国体系作战的门,恐怕还得看巴基斯坦那杆 "利益秤" 最终倾向哪头。

0 阅读:0
语蓉聊武器

语蓉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