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老山前线,我军战士李谋仁,被3个越南特工用石块打晕,拖往越方。拖行不到10米,李谋仁陡然清醒,却无法挣脱,又不愿当俘虏,随即朝我方大喊:“同志们,我被敌人抓住了,快打死我!”
那年春天,云南边境的老山战区笼罩在潮湿的雾气里,这片被炮弹炸得坑坑洼洼的山林里,有个陕西旬阳来的年轻战士叫李谋仁,正在执行最危险的观察哨任务。
老家在旬阳的山沟沟里,爷爷是老红军,从小给他讲打仗的故事,听得他心里直痒痒。
1985年刚满十八岁,县里征兵的消息一来,他想都没想就报名当了兵。
新兵连里,这小子枪打得特别准,别人练瞄准练得胳膊发酸,他倒好,趴在泥地里半天不带挪窝。
有次打靶训练,三百米外的火柴盒,他连开五枪全中红心,把连长都看愣了,后来分到417团7连,大伙儿都喊他“神枪手”。
部队往云南开拔那会儿,指导员拿着他的入党申请书直点头,上面写着:“不管死活,都要给国家尽忠。”
到了老山前线,李谋仁被派到离敌人最近的279高地,这地方邪乎得很,两边阵地就隔着一百多米,越南人挖的暗堡跟马蜂窝似的,树叶子底下埋着要人命的诡雷。
四月的雨下得没完没了,战壕里积着半腰深的水,战士们成天泡在水里盯梢,有天夜里,三个越南特工顺着悬崖摸上来,跟壁虎似的悄没声儿。
那天正好轮到李谋仁值夜班,雨点子打在钢盔上噼里啪啦响,他抱着报话机缩在观察哨里。
突然脑后生风,还没来得及回头,后脑勺就挨了石头闷棍,等醒过来时,三个黑影正拽着他往越军阵地拖,裤腿在泥地上划出老长的印子。
要说这人骨头硬,李谋仁醒过来第一件事不是喊疼,而是摸腰上的手榴弹,可惜让越南人先卸了武器。
眼瞅着离自家阵地越来越远,他扯着嗓子就喊:“别管我!开炮!”对面战壕里的战友赵卫国举着狙击枪,准星里的影子直打晃——那是天天一起啃压缩饼干的兄弟啊!
越南兵见他要喊,抄起石头就往嘴上砸,满嘴是血的李谋仁突然发了狠,照着最近那人的脖子就是一口。
趁着乱劲,他摸到报话机按钮,冲着话筒吼出了最后的消息,指挥所里接线的通讯员说,那声音哑得跟砂纸似的,可每个字都扎心。
后来打扫战场的战士说,爆炸点四周的石头都染红了,泥地里留着五道手指头抠出来的深沟,连里最壮的山东兵跪在地上,拳头捶着地骂娘。
等后方的追认通知下来,大伙儿才知道,这个不爱说话的陕西小伙,家里还有个等着他回去盖新房的老父亲。
时间转到2019年,陕西旬阳的新兵入伍仪式上,有个小伙子攥着枚旧勋章宣誓,那是李谋仁的侄子李建军,打小听大伯的故事长大。
现在这枚一等功勋章传到他手里,亮得能照见人影,部队首长说,每次讲传统教育课,讲到老山战役那段,新兵蛋子们眼睛里都冒火。
要说李谋仁这故事有啥特别,倒不是他死得壮烈,关键在那股子认死理的劲儿——新兵连练瞄准能趴六个钟头,阵地上吃雨水泡饭从不叫苦,最后关头宁肯跟三个敌人同归于尽也不当俘虏。
连越南俘虏后来都说,没见过这么硬气的兵。
如今老山主峰立着英雄塑像,有人说是照着他的模样刻的,每年清明,总有人往麻栗坡烈士陵园送旬阳特产的拐枣酒。
酒瓶子上的红绸带让山风吹得哗啦啦响,跟当年阵地上飘的战旗一个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