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震惊世界。张学良的心腹近臣孙铭九,在一

历史探索者 2025-08-07 10:50:24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震惊世界。张学良的心腹近臣孙铭九,在一块大石头后面,抓住了狼狈的蒋介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他的结局如何?

在那年的西安城里,东北汉子孙铭九带着士兵摸黑往骊山方向跑,这天凌晨三点多钟,华清池五间厅的玻璃窗被子弹打得稀碎,蒋介石的卫队拼死抵抗,可谁也没想到,这个二十八岁的东北军卫队营长硬是带着人冲了进去。

掀开被窝发现老蒋跑了,孙铭九急得后脖颈子直冒冷汗——要是天亮前抓不着人,张学良的脑袋和他自己的脑袋都得搬家。

要说孙铭九这辈子,得从关外的黑土地讲起,1909年他在辽宁新民县出生,家里是普通庄户人家。

十八岁那年赶上东北军招兵,这小伙子脑袋灵光又会来事儿,被张作霖相中给二儿子张学铭当伴读。

跟着张家二少爷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镀了层金,回来就在天津保安队当差,要说他这辈子最大的运气,还得数1931年那次护送任务。

当时张学良从南京回北平路过天津,亲弟弟张学铭派他去护驾,张学良看他办事利索,当场摘下手腕子上那块瑞士表塞给他,表面还刻着少帅本人的头像,这块表后来成了孙铭九逢人就显摆的宝贝。

1934年春天,孙铭九的人生轨迹彻底拐了弯,张学铭因为查日本人搞暴动事被撸了官,临走前把得力干将托付给大哥。

打那以后,他就成了张学良的贴身跟班,从随从参谋一路升到卫队营长,那些年东北军弟兄们私下都说,少帅上茅房都得带着孙铭九把门。

西安事变前那几个月,东北军里暗流涌动,张学良背着蒋介石跟共产党眉来眼去,在军中搞了个"抗日同志会"。

孙铭九当上了行动部长,成天带着帮年轻军官搞秘密活动,要说这些少壮派也真够愣的,满脑子都是打回老家去的念头,看南京来的命令就跟看擦屁股纸似的。

1936年12月11号晚上,张学良把孙铭九叫到跟前,说要抓老蒋逼他抗日,孙铭九二话没说就应下了,回家跟媳妇留了张字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要是我回不来,你就改嫁"。

那天后半夜的华清池打得跟过年放炮仗似的,蒋介石的卫队都是精挑细选的狠角色,二十响驳壳枪打得孙铭九的人抬不起头。

好不容易冲进五间厅,床上就剩个假牙在桌上发亮,孙铭九带着人漫山遍野搜,最后在半山腰石头缝里揪出只穿睡衣的老蒋。

后来老蒋在日记里写孙铭九给他磕头,孙铭九听说后直拍大腿:"我堂堂七尺汉子,能给他下跪?"

西安事变是和平解决了,可张学良送老蒋回南京就再没回来,东北军里头炸了锅,少壮派要打,元老派要和,两边吵得脸红脖子粗。

1937年2月2号那天,孙铭九带着人把主和的王以哲将军给崩了,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东北军老将们气得直跺脚,孙铭九在西安城里待不住了,连夜逃到红军的地盘躲着。

后来的日子孙铭九过得跟过街老鼠似的,先是在天津租界东躲西藏,后来实在没辙了,跟着留日时候的老同学投了汪伪政府。

虽说没干过杀人放火的缺德事,可汉奸这顶帽子算是扣瓷实了,抗战胜利后他又想回国民党队伍,结果在东北被解放军逮个正着。

要不说这人命硬,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念着他西安事变有功,给安排到上海当参事,安安生生活到九十一岁才闭眼。

要说孙铭九这辈子,就像东北老家的大酱缸——酸甜苦辣啥滋味都有,年轻时候跟着少帅风光无限,中年走背字差点把命搭上,临了倒落了个善终。

2000年春天在上海咽气那会儿,不知道他会不会想起骊山脚下那个鸡飞狗跳的凌晨。

0 阅读:0
历史探索者

历史探索者

历史是文化与智慧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