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美国人发现自己在苏联鄂霍次克海底电缆偷装的窃听器被拆除了,由于做贼心

陶陶讲史 2025-08-06 10:29:48

1981年,美国人发现自己在苏联鄂霍次克海底电缆偷装的窃听器被拆除了,由于做贼心虚就装不知道。4年后老美才得知,装窃听器一事,竟是被自己的一位情报分析师以5000美元的价格给卖掉的。

这事得从美国海军憋了十几年的大招说起,他们整了个叫"蚕茧"的东西,说是个核动力窃听器,五米多长,里头装着能撑五十年的电池。

为了把这铁疙瘩装到苏联人的海底电缆上,专门改装了艘"大比目鱼"核潜艇,这潜艇可不简单,浑身贴满消音瓦,动静比条鱼还小。

苏联人在海底布下的声呐网能听见六十分贝以上的动静,这潜艇硬是能压到五十五分贝以下。

那年头搞这种活计真是提着脑袋玩命,苏联巡逻艇天天在海面上转悠,海底电缆旁边还立着"禁止靠近"的牌子。

说来也是邪门,美国潜水员就靠着这些告示牌,愣是在黑漆漆的海底摸到了电缆,装窃听器那会儿更悬,潜艇差点被洋流卷走,幸亏艇长急中生智往压载舱猛灌水,这才没漂上去暴露目标。

这"蚕茧"装是装上了,可美国人自己心里直打鼓,头几个月收来的录音带全是杂音,里头混杂着十几路通讯信号。

后来找电报电话公司的专家鼓捣出个解码器,这才把苏联军官的对话扒拉清楚,要说这情报确实金贵,连核潜艇出港时间、导弹试射数据都录得明明白白。

谁知好日子没过几年,1981年秋天监听信号突然断了,美国海军情报局那帮人急得跳脚,派了艘"蝴蝶鱼"潜艇去查看,结果发现苏联人早把设备捞走了。

更绝的是,苏联人把窃听器擦得锃亮,摆在卫国战争纪念馆里展览,设备上"美国政府财产"的钢印都没磨掉。

美国人这下慌了神,又不敢声张,只能装聋作哑,直到四年后,联邦调查局顺着叛逃的克格勃特工尤尔琴科给的线索,揪出了自家后院的老鼠,前国家安全局分析师罗纳德·佩尔顿。

这老兄被辞退后穷得叮当响,跑到苏联大使馆把窃听计划卖了个干净,统共就换了五千美元,要说这价钱,搁现在还不够买辆二手车的。

佩尔顿这事干得确实不地道,可细想起来也是被逼无奈,他在国安局干了小二十年,天天对着录音带破译俄语密码,结果年度测评没通过就被扫地出门。

老婆带着孩子跑了,房子也抵了债,这才铤而走险,苏联人刚开始还不信他这个潦倒大叔,谁知他凭着多年听录音带的经验,愣是把鄂霍次克海电缆的位置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要说这窃听计划也是下了血本,光那艘特种潜艇就花了六千万美元,按现在的币值得值六七个亿。

海军还专门训练了批"氦气潜水员",能在四百英尺深的海底待六个钟头,这些人在水下呼吸的混合气体得用氦气配比,上浮时还得在减压舱里躺十几个小时,跟宇航员训练似的。

苏联那边反应也挺有意思,克格勃明明逮着现行,偏要对外说是渔民捞电缆碰巧发现的。

后来才知道,他们是怕暴露自家在欧美海底电缆干的同样勾当,这出"哑巴吃黄连"的戏码,两边倒是心照不宣地演了四年。

这事最讽刺的还在后头,那个要了老命的窃听器如今躺在莫斯科军事博物馆里,成了冷战最鲜活的见证。

而佩尔顿在牢里蹲到2003年,临了还跟记者抱怨:"早知为了五千块搭上一辈子,当初该多要些。"可谁让他碰上的苏联特使是个抠门主儿呢。

要说教训,那就是再精密的计划也防不住人心,美国人砸钱搞技术确实厉害,可架不住自家后院起火。

苏联人防得了潜艇声呐,却防不住穷疯了的公务员,这出冷战大戏里,没有赢家,只有一堆成了展览品的铁疙瘩,和档案库里积灰的机密文件。

0 阅读:164

猜你喜欢

陶陶讲史

陶陶讲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