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齐桓公感叹:“寡人遍尝天下美味,唯独没吃过人肉。”第二天易牙便献上一碗肉,

元芳侃历史 2025-07-28 10:30:46

一天,齐桓公感叹:“寡人遍尝天下美味,唯独没吃过人肉。”第二天易牙便献上一碗肉,齐桓公吃得津津有味,问易牙为何物,易牙淡然地说:“陛下说没吃过人肉,我便将儿子杀了献给你。”

齐桓公,姓姜名小白,是齐国第十五代国君,生于乱世,却凭本事闯出一片天。他上位前,齐国正值内乱,公子纠和鲁国联手抢权,多亏鲍叔牙帮忙,他才从莒国杀回齐都,夺下君位。登基后,他眼光独到,重用管仲,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把中央权力抓得死死的,设五官分管国事,削弱贵族势力;地方上划分21乡5鄙,考核官员不手软;军事上搞军政合一,军队战斗力蹭蹭上涨;经济上减税招人,齐国一下子成了春秋时期的“经济特区”。这些政策让齐国国力暴涨,奠定了霸业根基。 公元前679年,齐桓公在甄地召集诸侯会盟,正式当上盟主,喊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北打山戎,南压楚国,还救过燕、邢、卫等小国,威震中原。周天子都得给他几分面子,赏赐不断。这时的齐桓公,风头无两,谁能想到后来的结局会那么惨?

人老了,容易糊涂,齐桓公也不例外。管仲在世时,他还能听劝,管仲一死,他就彻底放飞自我。晚年的他不再重用贤臣,反而宠信一群小人,像易牙、竖刁、卫开方这些人,个个会拍马屁,却没一个真心为国。齐桓公觉得自己功绩够大,江山稳了,开始追求享乐,脑子也不怎么清醒了。他对这些小人的信任,完全是盲目的,甚至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 管仲早就看出这帮家伙不靠谱,临死前还特意警告过,可齐桓公压根没当回事。他觉得易牙做菜好吃,竖刁对自己忠心,卫开方能办事,哪管他们背地里是什么货色。这种昏庸,直接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易牙是个厨子,手艺一流,调和五味的本事让齐桓公着迷。有一天,齐桓公吃饱喝足,随口开了个玩笑:“寡人啥好吃的都试过了,就是没尝过人肉啥味儿。”这话要搁现在也就是随便聊聊,可易牙却当了真。第二天,他端上来一碗肉汤,齐桓公吃得满口生香,问是什么肉,易牙面不改色地说:“陛下想吃人肉,我就把儿子杀了献上来。”齐桓公听了居然没生气,反而觉得易牙对自己忠心耿耿,更加宠信他。这反应正常人看了都摇头,可见齐桓公晚年脑子已经坏掉了。

管仲活着的时候,就看透了易牙的本质。他知道这家伙心狠手辣,劝齐桓公离他远点。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重,齐桓公去探望,问谁能接替相位。管仲苦口婆心地说:“易牙连儿子都能煮了献给你,竖刁为了进宫自阉,卫开方十五年不回家奔丧,这仨人都不是好东西,别用他们。”可齐桓公呢?压根没听进去,还觉得管仲小题大做。他认定这几个人对自己死心塌地,哪会害他? 管仲一死,齐桓公没了约束,彻底被小人包围。朝政被易牙这帮人把持,齐国一天天烂下去,他自己还蒙在鼓里。这固执,直接把他推向了深渊。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倒了,易牙、竖刁等人看时机成熟,干脆撕下面具。他们把齐桓公幽禁在偏僻的宫室里,切断食物和水,想活活饿死他。堂堂一代霸主,就这么被自己信任的人害死,连个求救的机会都没有。据《史记》记载,他死后尸体在宫里放了67天都没人管,蛆虫爬满地,臭气熏天。后来齐国大乱,几个儿子争权,国家一落千丈,霸业全毁。

0 阅读:1
元芳侃历史

元芳侃历史

专注于给大家推这种好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