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年,李渊奄奄一息,把5岁小儿子李元婴托付给李世民,让他好好照顾弟弟。李元婴很聪明,他只想当一个快乐的王爷,故而得以善终。
李渊这人出生在566年,本是北周贵族,七岁就继承唐国公爵位。隋朝时候,他当过太原留守,掌管边防大事。隋末天下乱套,李渊在晋阳起兵,带儿子们南下攻克长安,立杨侑当皇帝,自己当大丞相。没多久,他就废掉杨侑,自称皇帝,建立唐朝,年号武德。618年到626年,他在位八年,派李建成守东都,李世民打仗立功,李元吉也跟着混。结果626年玄武门事变,李世民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还杀了他们十个儿子。李渊被尉迟恭逼着承认事实,禅位给李世民,当太上皇。退位后,李渊住太极宫偏殿,没啥事干,就跟宫女们喝酒弹乐器,生下一堆孩子。 李元婴是老来得子,排行二十二,生于630年左右。李渊对这个小儿子宠得不行,可身体渐渐不行了,到635年病重。搜索资料显示,李渊祖籍陇西成纪,家族是关陇贵族,跟隋朝皇室有亲戚关系。他起兵时靠李世民等儿子帮忙统一全国,但晚年被儿子逼宫,关系一度紧张。太上皇时期,他生了三十多个子女,显示精力还行,但也耗费健康。李渊一生从贵族到皇帝,再到退居二线,经历大起大落,奠定唐朝基础,却没享多久清福。
635年李渊病重时,长安天气热得人喘不过气,他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就把李世民叫来,握着手嘱咐好好照顾李元婴母子,别让他们受委屈。玄武门事变后,父子俩交流少,感情有裂痕,这次李渊主动开口,李世民答应下来。李元婴当时五岁,还不懂事,李世民看着这个比自己儿子还小的弟弟,也觉得可爱。资料记载,李渊去世后,李世民遵守承诺,让李元婴留在宫里,派人教他读书写字。李元婴聪明,从小接触宫廷艺术,学音乐舞蹈画画。李世民忙朝政,对弟弟宠着,宫里人不敢管他调皮。李元婴九岁时,李世民封他滕王,送去山东滕州封地。 贞观十三年,这小子坐马车离开长安,到滕州就开始折腾。搜索显示,李世民对李渊晚年生下的弟弟们宽容,没像对李建成儿子那样下狠手。李元婴在宫中犯错,李世民头疼但不严惩,可能是顾及父亲遗愿。李渊托付这事,体现了皇室亲情残存,尽管权力斗争残酷。李世民登基后,贞观之治稳定天下,但家庭事让他分心。李元婴母子得保障,过上衣食无忧日子。李渊临终嘱托,成了李元婴一生护身符,让他避开很多麻烦。
李元婴到滕州后,骄奢起来,横征暴敛,大兴土木建滕王阁,役使民夫免费干活,百姓苦不堪言。贞观十五年,李世民调他去金州刺史,减少封户,他又在那改造房子。649年李世民死,李治继位,李元婴继续胡来,在丧期喝酒跳舞,借狗打猎,夜开城门。显庆二年,李治派他苏州刺史,一年后改洪州都督,到南昌又建滕王阁,征民夫砍木运石,十年间压榨当地人。官员上报,李治在龙朔二年调他隆州刺史,在阆中建第三座滕王阁,民夫在湿热中劳作,很多生病。 他不管,照样画画弹琴。搜索资料显示,李元婴工书画,妙音律,喜蝴蝶,创滕派蝶画,融合中原书法胡人艺术。但负面行为多,调戏官员妻妾,奢侈享乐,没野心不管军政。朝廷懒得管,他历李世民、李治、武则天三朝,684年病死隆州,享年54岁,生十八子三女。留下三座滕王阁,南昌那座因王勃序闻名。他聪明,选择当快乐王爷,避开权力争斗,善终在皇室中少见。吴王李恪卷入斗争被杀,李元婴低调活下来。唐朝皇子多不得善终,他算人生赢家,尽管风评差。
李元婴一生建阁留名,但本质是劳民伤财,艺术成就掩盖不了欺压百姓事实。他每到一地就盖房子,耗费大量资源,地方官祈祷他少折腾。滕王阁成文化遗产,可建造过程百姓遭罪。他没参与政变,聪明装傻,专注享乐。唐朝宫廷斗争激烈,李渊儿子们多被卷入,他例外。搜索显示,他受宫廷熏陶,画蝶图传世,但行为败坏,贞观时在滕州建莲花城,劳民伤财。 李世民不悦,调走他。李治看不惯,多次贬谪,他不抱怨,赴任继续建阁。阆中滕王阁成嘉陵江风景,南昌那座重修多次,1985年重建。李元婴负面多,没美化必要,但他选择低调,活过武周时期。皇室中,庶出也难保命,他大智若愚。留下子女和作品,让后人记住。相比兄弟,他没野心,过得自在。唐史中,他是特例,证明乱世求生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