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结束后,毛主席说:“凡不是党员者,一律入党!”毛主席为什么说这个话?   长

小牧童那小罡啊 2025-07-26 10:26:33

长征结束后,毛主席说:“凡不是党员者,一律入党!”毛主席为什么说这个话?   长征,对于每一个参与其中的战士来说,都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挑战,无数红军战士在这条泥泞、荒凉的路上倒下,但也正是这些战士,构成了后来中国革命的坚实基础。   特别是红三军团,面对难以言表的艰难,仍顽强前行,泡桐岗的泥水、雪山草地的荒凉,以及那条看似无尽的崎岖山路,都深深印刻在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的记忆中。   张爱萍、周恩来等人没有丝毫退缩的余地,他们带领队伍开路、拼搏,尽管困难重重,却始终没有停下脚步。   毛泽东曾亲自回忆起长征中的艰难时刻,他提到的泡桐岗比雪山草地还要难走,这话绝非夸张,那段路程,根本没有任何可依赖的路径,红军只能靠自己用竹子铺设出一条可以走的路。   在那时,生死已经不是问题,能否坚持到底,才是最重要的考验,毛泽东提出“凡不是党员者,一律入党”的指示,正是因为他深知,能从这场浩劫中生还下来的人,必定是最忠诚、最坚韧的革命力量。   长征之后,这些通过极限考验的战士,理应成为革命的中坚力量,毛泽东想通过这种方式,确保党内每一个成员都具备足够的革命信念和对党的忠诚,从而建立起更加坚固的领导核心。

在长征的过程中,毛泽东是领导者,更是战略家,他早在党组织建设的初期就意识到,只有不断壮大党内的力量,才能抵御外部压力,确保革命能够继续进行。   毛泽东在1920年便开始在长沙筹建党组织,并通过慎重的选择,确保这些早期党员能够为革命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而在长征结束后,他的这一战略眼光愈加明显。毛泽东提出的“凡不是党员者,一律入党”并非一时的冲动,而是长远战略的一部分。   毛泽东坚定的革命理想,促使他将党内的建设与壮大,视为推动革命的关键一环,加入共产党不仅仅是一个身份的象征,它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经历过长征的红军战士,已经在无数次的生死关头中证明了自己,而毛泽东的这一政策,正是希望这些经过考验的人能够肩负起更重的历史责任,成为未来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   长征是一段历史,也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这种精神深深植根于每一位红军战士的心中,成为了后来中国革命力量的源泉。   经过长征的洗礼,许多红军战士不仅在体力和意志上得到了锤炼,更在信仰和忠诚上得到了升华,特别是那些在长征中展现出非凡勇气和坚持的老红军,他们在革命事业中的作用,无可替代。   毛泽东知道,长征的精神不仅属于过去,它必须在党的建设和后续的斗争中继续传承,正因为如此,他强调,党内的每一位成员都要有长征精神的支持,这不仅仅是对一个历史阶段的纪念,更是对未来的一种责任。   老红军们通过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革命信仰”,他们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跨越了无数险阻,最终站在了中国革命的最前沿。   这些老红军的身上,承载着党和军队的未来,他们为党和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无尽的力量,这些经历过生死考验的红军,不仅仅是革命的骨干,他们更是党内力量的核心。   长征让他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革命事业”,也让他们体会到,只有团结一致,才能突破重重困境,走向胜利。   在后来的一系列革命斗争中,老红军的坚强意志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   无论是在抗日战争中,还是在解放战争的后期,这些老红军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了党的核心力量。

长征精神的传承,不仅仅体现在老红军的精神上,更体现在党内建设的不断推进中,毛泽东通过这次党内重组,逐步确立了自己的领导核心地位,并为党内领导体系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这一过程,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向成熟,成为一支无论面对任何困境都能坚持到底的力量。

0 阅读:96

评论列表

Celsius99

Celsius99

1
2025-07-26 15:10

走完了长征的,哪怕是一个马夫,都是身经百战甚至千战的,具有成为将军的潜质。以上是我那干了19年海军的老爸讲过的。

小牧童那小罡啊

小牧童那小罡啊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