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食用野生菌图鉴NO.7|见手青(白葱)

洁云蘑菇记 2025-09-30 19:37:28
【版权声明】 本文中展示的 所有野生菌高清图片均为本人原创拍摄,已保留原图及创作过程记录。未经本人书面授权,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搬运、截图、二次创作、商用)使用本组图片。 枚黄黄肉牛肝菌(白葱) | Butyriboletus roseoflavus 学名: Butyriboletus roseoflavus (H. Engel, Gröger & Klofac) D. Arora & J.L. Frank 中文正式名: 枚黄黄肉牛肝菌 地方俗称: 白葱菌(云南通用)、葱菌、黄见手(需注意,此名易与有毒见手青混淆) 分类地位: 牛肝菌科 (Boletaceae) · 黄肉牛肝菌属 (Butyriboletus) 名称备注: “白葱”之名源于其菌柄基部常呈葱白色,且烹制后带有葱香味。 核心识别特征 该菌最显著的特点是其粉嫩明亮的菌盖色泽和菌柄上醒目的红色网纹。 菌盖 (Pileus): 大小: 中等,直径5-12厘米。 形状: 幼时半球形,后渐平展至垫状,成熟后中央常微凸。 颜色: 名称来源。 呈独特的玫瑰粉色、淡粉红色或浅海棠红色,中央颜色稍深,边缘较浅。颜色鲜艳但柔和,不刺眼。 表面: 干燥,光滑或有微细绒感,不粘。边缘整齐,常悬垂有微小的菌幕残片。 菌肉 (Context): 颜色: 柠檬黄色至硫黄色,质地坚实。 伤变 (Bruising): 关键安全识别点! 受伤后(切割或挤压)不变色,或变色极其微弱缓慢(可能呈现极浅的粉红色或不变)。绝不快速变蓝色或绿色。这是其与有毒“见手青”的根本区别。 生长环境与生态 生态类型: 外生菌根菌。 共生树种: 主要与壳斗科树木以及松属树木(如云南松)形成共生关系。 生境: 多见于松树林、松栎混交林或常绿阔叶林下。 出现方式: 通常散生或群生。 生长季节与分布 (Seasonality & Distribution) 生长季节: 夏季至秋季。 具体时间: 在云南等主产区,主要集中在6月至9月的雨季,特别是降雨之后。 地理分布: 中国特有种。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特别是云南省大部以及四川省南部、贵州省西部。其分布与特定树种林地的分布密切相关。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