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千年的皇权专制,是一部以“礼法”为名、以“驯化”为实的精神改造史。在这套精密运转的统治机器中,皇帝不仅是治理者,还是信仰对象;百姓不是权利主体,而是抽税工具。
从“三纲五常”到“忠孝节义”,一套看似温文尔雅的伦理体系,背后却是对人性自由的彻底压制。个体的价值不再取决于理性与良知,而在于对上位者的顺从程度。独立思考被视为异端,质疑权威等同于叛逆,连沉默都必须恰到好处——太多则显冷淡,太少又恐惹祸。于是,人民在长期的规训中学会了察言观色、阿谀奉承、明哲保身,最终演化出一种深植骨髓的生存智慧:低头做人,弯腰做事。
这不是文化的劣根性,而是体制的毒瘤。一个制度若长期鼓励奴性、奖励盲从、惩罚清醒,它塑造出来的就不是公民,而是顺民;不是社会,而是牢笼。久而久之,反抗成了危险品,忠诚沦为表演秀,真正的良知反倒成了稀缺资源。
今天的我们,不能再将这套历史遗产美化为“文化传统”。要实现真正的现代转型,就必须正视那段系统性矮化人性的过去,才能真正走向现代政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