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可以不让中国进国际空间站,不让荷兰卖光刻机给中国,可以不让伊朗卖石油给中国,

木槿论事 2025-10-21 18:49:40

美国可以不让中国进国际空间站,不让荷兰卖光刻机给中国,可以不让伊朗卖石油给中国,可以不让中国电动车进入美国市场,可以……,但是不允许中国稀土不卖给美国!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美国想制裁,管制一堆东西,但它偏偏管不了一件事——中国卖不卖稀土。   这事儿太有意思了,过去几十年,美国靠着霸权当惯了“世界交警”,谁不听话就制裁谁,好像地球是它开的,可这回,它终于碰上了一个它管不动的领域:稀土。   2011年,美国搞出《沃尔夫条款》,一句话就把中国踢出国际空间站合作名单,那时候,中国航天刚起步,连宇航员都没地方上天。   可没几年,中国自己建起“天宫”空间站,如今已经成了唯一能长期运作的在轨空间站,反倒是美国那座国际空间站年年掉零件,还得靠俄罗斯帮忙运货。   接着,美国又把主意打到芯片上,它施压荷兰ASML不许卖给中国光刻机,甚至连维修服务都禁止,中国没吭声,直接自己干。   到2025年,国产28纳米DUV光刻机量产成功,虽然还追不上ASML的EUV机,但完全够造自己的芯片,美国原本想卡脖子,结果卡成了“逼你成长”。   在能源上,美国一边制裁伊朗,一边警告中国别买伊朗石油,中国干脆改用人民币结算,直接绕过美元体系,电动车也一样,《通胀削减法案》规定只有北美组装的车才有补贴,中国车被挡在门外。   结果中国品牌调头去欧洲,市场份额蹭蹭上涨,如今反超美国车企。   美国干得热闹,但到了稀土这儿,它连脾气都发不出来。   稀土听起来不起眼,却是所有高科技的“骨头”。   没有稀土,F-35战机飞不起来,“宙斯盾”雷达打不开,AI芯片也组不出来,美国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一艘就要用4吨稀土,每架F-35要用掉420公斤。   这些东西可不是想换材料就能换的,没稀土,连螺丝都拧不紧。   问题是——这些稀土九成都得从中国买,美国自己也有矿,可挖得出矿,炼不出货,它八十年代嫌污染、嫌麻烦,把炼厂全关了。   现在想重启,才发现技术没了、人也没了、厂子也拆了,美国加州那座芒廷帕斯矿,挖出来的矿砂还得运到中国提纯,再运回去用,能造航母的美国,居然造不出一块合格的磁铁。   这事儿一传开,网友都乐了,说得好:“美国能封别人上天入地,但管不了中国的矿石”, 这话虽然带点调侃,可一点没错。   美国不是不想反制,而是根本没法动,它的高科技、军工、能源都被中国这条稀土链牵着,谁敢轻举妄动?一旦中国断供,美军三个月内就得停产。   中国也没真去“掐断”,只是把规则摆清楚,2025年,中国正式实施《稀土及其制品出口管制办法》,把开采、冶炼、提纯、技术服务全纳入审批范围,谁想买?行,先说明用途,民用、合规的照样卖,军工、敏感领域一律从严,合规可通,不合规就停。   这不是封锁,而是对等的规则,美国能动用“实体清单”卡别人,中国也能设门槛守底线,区别在于,中国这步棋有理有据、提前通报,多国还理解支持。   可他们急啊,商务部长火速访华,媒体高喊“稀土危机”,议员开会讨论“缓和对华科技战”,五角大楼更是直接写进报告:若断供,美军生产线将全面停摆,一个惯于制裁别人的国家,第一次变成了求别人“别断货”的那一方。   而中国的底气,靠的不是资源垄断,而是技术积累。   中国稀土储量只占全球三分之一,却掌握了95%的提纯能力,纯度能做到99.999%,美国连85%都够呛,全球67%的稀土专利在中国,从采矿到磁体制造一条龙。   澳大利亚和美国挖的矿,90%得运来中国加工,这叫“你能挖矿,但我能炼货”,矿能抢,技术抢不走。   更深层的意义在于,中国用三十年时间,把“卖原矿”的角色,变成了“定规则”的角色,稀土不再只是材料,而是一种话语权。   过去美国拿芯片卡中国脖子,现在中国用稀土让美国第一次尝到了被别人设限的滋味,这不是威胁,而是对等回应——你制裁我一次,我就提醒你一次:规则是双向的。   如今,美国喊“去风险”,却发现风险就在自己这边,要重建完整稀土产业链,少说得十年,还得花几百亿美元。   环保不过关、技术跟不上、成本太高,哪一样不是死结?再多的“民主口号”,也炼不出一块高纯磁体。   中国没吹牛,也没摆姿态,只是安静地告诉世界:合作得靠互信,封锁换不来安全。   美国曾以为世界离不开它,如今或许才明白——离不开的,还有中国手里的那一把稀土,这就是现实:谁掌握资源链、谁拥有技术力,谁就掌握未来的话语权。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个人观点,理性观看)

0 阅读:63

评论列表

沙漠雨

沙漠雨

2
2025-10-21 19:03

村霸

猜你喜欢

木槿论事

木槿论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