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正月,光绪与叶赫那拉.静芬新婚之夕,奉命在坤宁宫喜帐后听房的4位年长命

历史故事收集者 2025-09-02 10:02:17

1889年正月,光绪与叶赫那拉.静芬新婚之夕,奉命在坤宁宫喜帐后听房的4位年长命妇,只听见19岁的静芬叹息道:“这也是你们家的德行啊……”,紧接着,屋内传来了光绪暴怒的声音。

叶赫那拉·静芬,1868年1月28日生在北京,满族镶黄旗人。她爹是慈禧的亲弟弟桂祥,当过都统,家里地位不低。她妈是爱新觉罗氏,满族宗室出身,家底厚实。静芬打小在这种大户人家长大,规矩学得扎实,性子稳当。她爹常夸她“办事牢靠”,她妈拿她当宝贝疙瘩。慈禧对这个侄女也挺上心,早早就瞄上了她,觉得她稳重能干,适合进宫。 清朝有选妃的规矩,滿族女孩13岁得参加选秀,等着被挑进宫。静芬那会儿赶上同治帝死了,光绪继位还小,比她小三岁,婚事就拖了下来。她眼看着姐姐妹妹都嫁了,自己却只能在家等着。到了1887年,光绪终于到年纪了,慈禧亲自张罗选后。从一堆候选人里挑中了静芬,送到太和殿过最后一关。按规矩,皇帝给玉如意就是皇后,给荷包就是妃子。那天光绪拿着玉如意,走到静芬跟前犹豫了半天,慈禧在后面咳了一声,他才不情不愿递过去。静芬接了,心里憋屈,光绪也不痛快,这婚事打一开始就不对劲。

1889年正月,婚礼在坤宁宫办得热热闹闹。宫里挂满了红绸子,双喜字贴得到处都是。可就在婚礼前一个月,太和门突然着了大火,烧得乌烟瘴气。光绪本来就不乐意这门婚事,看见这火更是觉得不吉利,心里埋怨静芬带来的晦气,对她越发看不上眼。 婚礼当天,礼部念了册封诏书,静芬正式成了皇后,后来叫隆裕。清朝有个老习惯,新婚夜得有几个年长的命妇在旁边“听房”,盼着听见点好动静,图个吉利。可那天晚上,坤宁宫里却出了岔子。19岁的静芬刚进洞房,光绪却一副不高兴的样子。到了半夜,静芬看光绪身体不行,心里又急又气,忍不住嘀咕了一句“这也是你们家的德行啊……”。这话一出口,光绪立马火了,大声吼起来,吓得外面的命妇大气都不敢出。 这事儿第二天就传到了慈禧耳朵里。她本来指望静芬能哄住光绪,帮着稳住叶赫那拉家的势力,结果这句抱怨让她挺失望。光绪呢,从那天起对静芬彻底冷了脸,俩人关系算是完了。慈禧对静芬的态度也淡了,觉得她没沉住气。

婚后,光绪压根不搭理静芬,转头就宠上了珍妃。珍妃年轻活泼,会来事儿,光绪跟她处得开心。静芬虽是皇后,却只能一个人待在钟粹宫,冷冷清清,日子过得孤单。她跟光绪的关系越来越僵,宫里人都看得出来。 到了1898年,光绪搞了个百日维新,想改朝政。静芬没站在他那边,反而偷偷跟慈禧通风报信。慈禧一怒之下发动政变,把光绪关进瀛台,维新也泡了汤。光绪知道是静芬告的密,对她更没好感,俩人彻底成了陌路人。光绪被关着的时候,静芬还按时送饭过去,可他连看都不看一眼。 1908年,光绪和慈禧接连死了,小皇帝溥仪继位,静芬当上了隆裕太后,帮着管朝政。她搬进长春宫,带着溥仪过日子。可她没啥政治本事,大权都落在摄政王载沣手里,她就是个摆设。 1911年,辛亥革命来了,清朝撑不住了。1912年2月,袁世凯逼她签退位诏书。隆裕没办法,在养心殿签了字,清朝就这么没了。她和溥仪被困在紫禁城,日子过得紧巴巴。 1913年2月22日,隆裕在长春宫病死了,45岁。她临死前感叹自己孤儿寡母,挺可怜的。她葬在清西陵崇陵,跟光绪合葬,算是一辈子画了个句号。

0 阅读:39
历史故事收集者

历史故事收集者

历史故事收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