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孝庄派苏麻喇姑出去办事,苏麻在路上却被侍卫席纳布库刁难并打个半死,孝庄却说:她只是骑马摔伤了!60年后,苏麻喇姑去世,康熙说:等我15天,后事我来办!
那么这个蒙古侍女究竟藏着什么秘密,能让两代主子如此上心?
这个侍女原本是科尔沁草原牧民的女儿,本名苏茉儿。
那年头草原上的日子不好过,家里五个孩子张嘴等饭吃,十岁那年正赶上贝勒府选侍女,手脚麻利的苏茉儿被挑中了。
要说这姑娘确实有本事,刚来到府中就被分到二小姐布木布泰屋里伺候,也就是后来的孝庄。
孝庄那年才十一岁,比苏茉儿还小两岁。两个小丫头朝夕相处,倒处出姐妹情分来了。
1625年皇太极要娶侧福晋,哲哲大妃把自己侄女布木布泰送进宫。
按照规矩,陪嫁侍女得是府里最得力的,布木布泰二话不说选了苏茉儿。两人裹着羊皮袄子坐在马车上,望着越来越近的盛京城墙,谁也没想到这趟路一走就是六十年。
刚进宫那几年是真难熬,皇太极心思全在宸妃海兰珠身上,布木布泰十天半个月见不着丈夫面。
苏茉儿每天看着主子坐在炕上发呆,急得直转圈。有天她突然想起草原上姑娘们爱绣的荷包,连夜翻出针线活计。
布木布泰被她说动开始绣花,日子才算有了点生气。
这手绣活后来派上大用场——皇太极要改朝服制式,苏茉儿帮着主子设计的新样式让满朝文武都叫好。
崇德三年主子生下福临,苏茉儿抱着襁褓里的娃娃直掉眼泪。
谁成想皇太极突然驾崩,而八旗旗主为了皇位差点动刀子,一时间朝堂也是很动乱。
多尔衮和豪格两虎相争,最后倒是让六岁的福临捡了便宜。
这背后苏茉儿可没少跑腿,深更半夜揣着密信往各旗主府里送。有次在镶蓝旗府门口撞见巡夜的,她愣是钻狗洞躲了小半夜。
顺治元年清军入关,紫禁城换了新主人,苏茉儿跟着主子住进慈宁宫,眼看着多尔衮权势越来越大。
有回孝庄要给娘家送信,苏茉儿扮成卖绒花的婆子出宫。
刚走到东华门就被席纳布库拦下,这人是多尔衮亲信,早盯着慈宁宫动静。
苏茉儿挨了二十鞭子,硬是咬死说自己偷跑出去买胭脂。事后孝庄摸着她的伤直抹眼泪,转头却吩咐太医说是骑马摔的。
康熙皇帝出生那年,苏茉儿已经四十多了。
孝庄怕孙儿染上天花,特意把他养在宫外,苏茉儿每天骑马往返三十里地送药,三九天冻得手指头都伸不直。
有次半路遇见劫道的,她把药罐子揣怀里滚下山坡,回来时浑身是血还咧着嘴笑说药没洒。这事后来记在《清史稿》里,说是"忠勤恪慎,数十年如一日"。
要说苏茉儿最厉害的本事,是教康熙认字。
她早年间跟着蒙古喇嘛学过满文,后来又跟汉人师傅学楷书。
教小皇帝写字时,她把毛笔绑在木棍上让康熙站着练,说是要练腕力。现在故宫还存着康熙八岁写的"福"字,就是苏茉儿握着小手教出来的。
康熙二十六年孝庄太后薨逝,七十多岁的苏茉儿跪在灵前三天三夜。
皇帝怕她伤心过度,硬是把人接到自己寝宫边上住。苏茉儿这时候改名叫苏麻喇姑,说是要斩断红尘牵挂。其实她哪舍得,屋里供着孝庄生前最爱的白玉观音,日日都要上三炷香。
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九十高龄的苏麻喇姑走完了人生路。
康熙正在塞外巡狩,接到急报连夜往回赶。
特意传旨让内务府停灵十五日,说要亲自送老人家最后一程。
出殡那天,皇帝带着皇子们步行送灵柩到暂安处,这可是亲王级别的待遇。后来雍正追封她为"苏麻喇姑祖母",这在清朝宫女里可是独一份。
要说这老太太凭什么得皇家敬重,关键就在"忠义"二字。
从科尔沁草原到紫禁城,从侍女到帝师,六十年风雨没改过初心。
她教康熙的不仅是笔墨文章,更是如何在权力中守住本心。
现在去昭西陵还能看见她的园寝,和孝庄太后就隔着三里地,这对主仆到底还是守在一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