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那个靠“背母上学”火遍全国的贵州小伙,毕业后,却选择拒绝50万的年薪

柔花弱草意绵 2025-08-29 19:18:16

2008年,那个靠“背母上学”火遍全国的贵州小伙,毕业后,却选择拒绝50万的年薪,去深山当老师,面对央视的采访,他却表示:希望放过他,这究竟是为什么? 主要信源:(新华社) 1988年出生在贵州望谟县的农村孩子,用自己不凡的人生经历诠释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真谛。 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奋斗史,更是一曲感人至深的生命赞歌。 四岁那年,刘秀祥的父亲突然病逝,这个打击让整个家庭陷入困境。 更不幸的是,不久后他的一个姐姐走失,母亲因承受不住接连的打击而精神失常。 家里的重担落在了两个哥哥身上,然而六年后,哥哥们也选择离家出走,留下年仅十岁的刘秀祥和患病的母亲相依为命。 这个年幼的孩子,不得不提前长大,用稚嫩的肩膀撑起这个支离破碎的家。 面对如此艰难的处境,这个少年没有向命运低头。 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他将家里仅有的几亩地租了出去,换来每年500斤稻谷。 课余时间,他捡废品、采草药,用微薄的收入维持母子二人的生活。 最让人心痛的是,母亲发病时常常会破坏邻居家的财产,刘秀祥总是跟在后面赔礼道歉。 村里的孩子们都不愿意和他玩耍,但他无暇顾及这些,全部心思都放在如何生存和继续学业上。 夜深人静时,他常常独自落泪,但天亮后又会重新振作,继续前行。 小学毕业后,刘秀祥以优异成绩考上县重点中学,但面临新的难题:如果去县城读书,母亲无人照料。 深思熟虑后,他选择了一所离家较近的民办学校。 离家的那天,他带着母亲到父亲坟前告别,承诺一定会好好照顾母亲。 这个承诺,他用了整整二十年来践行。 在学校后山的半山腰,有一个废弃的毛坯房,好心的废品收购站老板允许他们暂住在这里。 刘秀祥每天天未亮就起床捡废品,然后回家给母亲做饭,再去上学。 放学后继续捡废品,周末则打零工赚取生活费。 就这样,他靠着捡废品度过了整个中学时代。 冬天的早晨,寒风刺骨,他的双手经常冻得通红,但他从未间断过。 初中毕业后,刘秀祥考上了省重点高中安龙一中。 利用暑假时间,他在水电站打工赚了1000多元,交完学费后只剩下200多元,根本租不起房子。 最后,他在当地租了一个废弃的猪圈,改造成临时的家。 冬天寒风刺骨,但他只是淡淡地说:"习惯了。" 最让他难受的是春节,别人家团圆喜庆,他却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偶尔会想起离家的哥哥们。 第一次高考,刘秀祥因长期营养不良和过度劳累,以6分之差落榜。 这个打击让他一度产生轻生的念头。 但在翻看日记时,他看到自己曾经写下的那句话:"当你抱怨没有鞋穿时,回头看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这句话重新点燃了他的希望。 他变卖家当,五次恳求一所民办学校的校长,最终获得免费复读的机会。 那段日子,他白天刻苦学习,晚上照顾母亲,经常只能睡四五个小时。 2008年,刘秀祥终于考上了山东临沂师范学院。 之所以选择这所学校,一方面是因为学费减免政策,另一方面是希望将来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 暑假期间,他在铁矿打工挣够了学费和生活费,然后背着母亲踏上了千里求学之路。 火车上,他紧紧握着母亲的手,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心中充满对未来的期待。 刘秀祥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被称为"贵州孝子"。 许多企业和个人提出资助,但都被他婉言谢绝。 他认为靠自己的双手完全可以养活母亲,不愿成为别人的负担。 学校为他安排了单独宿舍和勤工俭学岗位,这是他第一次不用为生计奔波。 在大学期间,他不仅成绩优异,还默默资助了三名贫困学生。 2012年毕业后,面对某企业55万元年薪的邀请,他因自觉能力不足而拒绝。 后来,因得知资助的一个女孩准备辍学嫁人,他毅然决定回乡任教。 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也改变了无数孩子的命运。 回到望谟县后,刘秀祥成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 他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希望通过教育改变更多孩子的命运。 他从教以来,先后获得"县级骨干教师"、"省级德育讲师"、"中国优秀教师"等荣誉,并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和"最美教师"称号。 如今,刘秀祥已是望谟县实验高级中学副校长。 在他的带领下,学校本科上线率从12.26%提升到63.44%,位列全州第三。 他积极到各地演讲,用自己的经历激励学生,并牵线资助了1700多名贫困学子。 每个周末,他都会走访贫困学生家庭,为他们带去希望和温暖。 更令人欣慰的是,刘秀祥已成家立业,和妻子一起照顾母亲。 当回顾往事时,他坦然地说:"是母亲成就了我。" 但事实上,是他用自己的坚韧和努力,书写了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正如他所坚信的那样:只要朝着阳光的方向前进,不惧风雨,终将成为照亮他人的光芒。

0 阅读:25
柔花弱草意绵

柔花弱草意绵

柔花弱草意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