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韦杰病逝,妻子主动将他名下豪车交还成都军区,军区很为难的回答道:这个档次的车子交了,现在军区谁也没资格坐,不如家里留着用! 主要信源:(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1985年春节刚过,韦杰带着中央一号文件回到家乡广西考察。 尽管身体状况已经日渐消瘦,家人也劝他多休息,但他心系家乡建设,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发展,坚持要完成这次考察任务。 这次回乡,韦杰用了一个多月时间,走访了六个县,深入田间地头,与当地农民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 他还特意采集了不同土质的土壤标本,请地方科研单位帮忙化验,为家乡的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当地领导为了招待韦杰,准备了丰盛的宴席。 韦杰看到桌上的八菜二汤,语重心长地说:"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做客的。只要家乡人民能脱贫,比吃什么都要高兴。" 这番话让当地领导深受震动,他们看到了一位真正为人民着想的老革命家的情怀。 韦杰还详细询问了当地的教育情况,特别关心孩子们的上学问题,建议要多建学校,让农村孩子都能接受教育。 结束家乡调研后,韦杰赶到兰州参加中顾委会议。 回到成都后,他感到异常疲惫,对女儿说真想好好睡一觉。 从事医疗工作的女儿察觉异常,联想到父亲日渐消瘦的身体和痰中偶尔带血丝的情况,心中升起不祥的预感。 第二天,她陪同父亲到成都军区总院检查,结果确诊为中期肺癌,医生建议立即赴京治疗。 家人商量后,决定暂时隐瞒病情,只告诉韦杰是较严重的肺炎,需要到北京治疗。 这个说法说服了韦杰,因为他盼着早日康复,继续为革命老区脱贫工作尽力。 甚至在前往北京的飞机上,他还在记录下面反映上来的情况,思考着如何帮助老区人民改善生活。 在北京治疗一段时间后,韦杰感觉身体好转,急着要出院回家。 家人经过商量,决定将实情告诉他。 其实韦杰早已有所察觉,只是不愿相信。 这位经历过枪林弹雨的老战士平静地说:"算了,癌就癌吧,活了70多岁,也够本了。" 说完这句话,他望着窗外的蓝天,沉默了片刻。 得知病情后,韦杰发生了明显变化。过去家人多次劝他戒烟未果,现在他却主动戒了烟。 他话变少了,看报纸却更加仔细,特别关注农村发展和扶贫政策的新闻,生怕漏掉什么信息。 不看报的时候,就站在窗前远眺北京的秋色,有时还会拿出笔记本,记录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许多老战友和部下前来探望,韦杰总是派专车接送。 这部奔驰250是军委为他配的专车,但他严格要求家人不得私用。 每当有人来看望,他都会认真记下对方的地址,期待出院后去回访。 这些地址整整记了6个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和联系方式。 1987年春节前,韦杰想离开医院过年,经批准住进北京军区招待所。 期间他心情好转,还看望了几位老友,与他们畅谈农村发展的问题。 但病情突然恶化,不到一个月又送回医院,需要每天抽取胸腔积液。 虽然他想回成都,但最终未能成行。 在病榻上,韦杰常回忆起与妻子郭毅的往事。 1940年,郭毅所在部队编入韦杰任旅长的一二九师新编第一旅。 组织有意撮合他们,但郭毅起初有顾虑。 后来郭毅生病被隔离,韦杰悉心照料,找来土医生为她治病。 这件事让郭毅看到韦杰重感情的一面,两人最终在当年秋天结为连理,携手走过抗战和解放战争岁月。 韦杰还记得,结婚那天很简单,就是几个战友在一起吃了顿饭,但两人都很满足。 大年初四早上,韦杰主动要求吸氧,被送入急救室。 神志尚清醒的他,在妻子离开前特意握了握她的手。 这个举动让郭毅有了不祥的预感。 两天后的凌晨,韦杰安详离世,最后对值班护士说:"你辛苦了,正在过年,还让你受累在这值班。" 韦杰去世后,郭毅主动上交了组织分配的房子和配车。 总政同志劝说她留下,说很多人去世后家属仍住原房,而且她需要在北京落脚处。 但郭毅坚持原则,最终只接受了一套小户型。 对于奔驰车,她说韦杰不在了,家属没权利用这么好的车。 韦杰留下的质朴家风,就这样由家人延续了下去。 每年清明节,郭毅都会带着孩子们去给韦杰扫墓,讲述他生前为人民服务的故事。
1937年,吕正操麾下一个营被日军包围,他正要率部营救,谁知军长却发来电报:“这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