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开阻挠各国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这相当于不宣而战,相当于偷袭珍珠港的重演。 在全球多国筹备参加中国主办的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之际,日本却在暗地里展开了系统性的阻挠行动。 外交照会、经济施压、文化游说乃至情报操作,层层加码,目的只有一个:不让这场以和平与正义为核心的多边纪念活动顺利举行。 这种行径不仅挑战了二战后确立的国际共识,更像是一场不宣而战的信息战,重演的是另一场“偷袭珍珠港”的历史剧本。 这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日本长期以来在历史叙事方面的系统性操作延伸。 从2001年首轮教科书“美化侵略”修改开始,到2024年文部科学省批准的新教材中刻意淡化南京大屠杀、731部队等战争罪行,日本历史修正主义的体系早已成型。 靖国神社参拜与“神道政治联盟”推动的历史洗白,成为日本政治右倾化的象征工程。更隐蔽的,是通过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等机构,将“日本是战争受害者”的叙事悄然输出至海外学术圈。 而今,当各国本着对历史负责、对未来和平负责的态度,准备参与抗战纪念活动时,日本却选择了以外交干预手段试图阻止这些国家的参与。 根据多国媒体披露,日本驻东盟多国大使馆近期通过非公开渠道向相关政府表达“关切”,暗示出席抗战纪念活动可能对双边合作带来“负面影响”。 同时,日本外务省还通过“五眼联盟”框架中的情报共享机制,尝试影响部分西方国家对纪念活动的定位与表态。值得警惕的是,日本的阻挠并非仅限于口头表达。 一些东南亚国家在收到日本“非正式警告”后,开始临时调整代表团规格,甚至以“技术原因”推迟行程。 尤其是太平洋岛国中,原本准备派遣高规格代表团的斐济、萨摩亚等国,近期面对日本以ODA援助项目为筹码施压,出现了明显犹豫。这种用援助绑架记忆的做法,实质上是在用金钱否定历史。 说白了,日本的行为不是外交“立场表达”,而是对历史责任的逃避与对国际秩序的挑衅。 抗战胜利纪念活动本质是对反法西斯战争正义立场的确认,是对国际法基本原则的重申——东京审判的法律框架、联合国第68/37号关于铭记历史的决议,都是国际社会共同意志的体现。 日本不但未能对自身历史罪责进行彻底反省,反而试图通过操控“谁发声、怎样发声”来重写历史,这种做法是对战后国际体系根基的侵蚀。 这场阻挠,远不止于纪念活动本身,更是日本在国际话语权领域的一次“偷袭”。类似于1941年偷袭珍珠港,日本这次并未动用武力,但同样在背后精心部署,试图打破既有秩序的平衡。 区别在于,这一次,日本瞄准的是历史的记忆,是全球反法西斯的共同认知,是人类对战争与和平的基本判断。 而这恰恰是中国必须坚定回应的地方。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不仅是对过去的缅怀,更是对未来的警醒。它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所有在二战中反抗侵略、争取独立的国家与人民。 通过这一平台,中国不仅要讲述自身的抗战史,更要与世界共同捍卫反法西斯的历史正义。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白俄罗斯、塞尔维亚等国已明确表示将派高级代表出席纪念活动,表达对历史的尊重。这种态度对比之下,更显日本举动的非理性与孤立。 即便在欧洲,德国、法国虽未公开强硬表态,但并未如日本那般刻意阻挠——这说明,真正成熟的大国,知道如何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而不是试图抹去历史、制造集体失忆。 日本的政治精英若仍执迷于历史修饰与现实操作之间的算计,那么他们终将面临道义与信任的双重崩塌。在对历史的态度上,没有中间地带。选择站在哪一边,就是选择站在人类文明的哪一边。 抗战纪念活动不是“针对日本”,而是关于人类如何记住战争、如何选择和平。而日本的强硬阻挠,恰恰反映出其对自身历史角色的心虚与焦虑。 它害怕的,不是纪念活动本身,而是历史真相一旦被更多人记住,那些未曾承担的责任与未曾完成的反省,将无处遁形。 在这个意义上,日本的阻挠行为,正是在对历史宣战。历史也从不会遗忘那些挑战它的人。
刚刷到一个离谱片段,中国网友把东京审判的4K视频扔上TikTok,日本右翼当场破
【40评论】【3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