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新的毁灭性战争将会爆发”!俄媒:尽管确认特朗普确实希望结束这场冲突,但克里

飞绿说历史 2025-08-25 19:30:16

“一场新的毁灭性战争将会爆发”!俄媒:尽管确认特朗普确实希望结束这场冲突,但克里姆林宫因其肤浅的态度,导致对其结束乌克兰问题的诚意表示怀疑…… 当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在8月21日播出一档深夜时政节目时,主持人冷冷地抛出一句话——“一场新的毁灭性战争将会爆发”——全球的神经再次绷紧。 尽管这句话并非直接来自克里姆林宫的官方文件,但它显然不是随口而出的情绪发泄。 近日俄媒连续多篇评论文章指出,尽管特朗普确实表达了“快速结束乌克兰战争”的意愿,但俄罗斯方面对其“肤浅的态度”深表怀疑,认为这更像是选举策略,而非真正的地缘政治考量。 这场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对话,正在美俄之间以一种极具讽刺意味的方式展开。特朗普在多个场合自信宣称:“我能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战争。” 这话听起来颇具好莱坞英雄主义色彩,但在莫斯科眼中,却是一种危险的轻率。这并不是一场可以通过交易桌上几句讨价还价就能收场的冲突,也不是一纸协议就可以抹平的战略裂缝。 克里姆林宫的真实担忧在于:特朗普可能根本没有理解战争背后的结构性矛盾。 俄罗斯国家安全委员会前顾问伊万诺夫在接受《消息报》采访时直言:“特朗普不是不想结束这场战争,而是不明白它为什么开始。” 这句话道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如果一个领导人连冲突根源都未理清,又如何能真正推动化解? 实际上,特朗普团队的外交风格早已广为人知。 交易导向、短期回报、忽视复杂背景,是其一贯手法。从退出伊核协议到与朝鲜领导人会晤,再到对北约盟友的“账单讨要”,他更擅长制造戏剧性场面,而非搭建稳固的政治框架。 把乌克兰危机当作一场需要“快速成交”的赌局,恰恰暴露出其对历史经纬的无视——北约东扩三十年,俄方视为持续被压缩的战略空间;而乌克兰问题,本质上是俄美安全边界的正面对撞。 说白了,俄罗斯的立场并不复杂:乌克兰加入北约是不可承受之重,东部地区的俄语族群必须受到保护,传统的战略缓冲地带不能被完全蚕食。 这些立场并非普京一人之念,而是自彼得大帝以来俄罗斯国家安全认知的延续。这不是特朗普用“我和普京关系不错”一句话就能化解的地缘定律。今年6月,美俄在阿拉斯加非正式接触引发各方猜测。 据多方消息,两国代表在闭门会议中交换了多个立场文件。俄方甚至向特朗普阵营展示了苏联时期的东欧边界图,以及近十年北约军事部署演变数据,试图“补课”。 但从随后的美方舆论引导来看,特朗普阵营更关注的是如何将这场冲突包装为“拜登的失败”,而非如何真正设计出可持续的和平方案。 更大的讽刺是,欧洲正在被逐渐边缘化。在美俄之间的博弈中,德法两国屡次提出调解建议,却被刻意回避,马克龙与朔尔茨的呼声在华盛顿几乎听不见。 而中东欧国家如波兰、立陶宛则在紧张情绪中不断加强本国军事部署,整个欧洲的安全焦虑正在螺旋上升。 在乌克兰本土,泽连斯基政府的选择空间正被压缩。美俄“可能对话”的声音一旦坐实,乌克兰将被推向谈判桌边缘。 一方面是民族主义情绪高涨,极右翼武装组织对“妥协”极为抗拒;另一方面,宪法层面的联邦化改革又触及国家认同底线。乌克兰在这场大国棋局中,正一步步失去对自己命运的主导权。 更令人担忧的是潜在的战争升级触点正在积聚。黑海舰队近期完成现代化改造,俄罗斯在克里米亚部署新一代伊斯坎德尔-M导弹系统,战术核选项不再只是理论。 网络攻击与太空资产干扰事件频发,冲突的技术维度正在扩展。而与此同时,欧洲国家的天然气储备进入临界点,能源焦虑与政治博弈交织,局势变得更加复杂而不可控。 面对这一切,特朗普提出的“快速解决方案”,在俄方看来不仅不具说服力,反而可能加剧误判。 俄媒的那句“毁灭性战争将爆发”,更像是在提醒:如果谈判只是政治秀场的前奏,而不是结构性安全安排的开端,那么所谓“和平愿望”本身就是一种伪装。 历史并不缺乏前车之鉴。从南奥塞梯到顿巴斯,从叙利亚到科索沃,所有未被彻底解决的冲突,最终都以“冻结状态”或“新一轮爆发”收场。 和平,从来不是靠一方“想停就停”就能实现的,而是靠多方“认清根本矛盾”才能构建的。俄罗斯的怀疑,不是情绪化的抵触,而是一种对结构性矛盾的理性判断。 特朗普是否真能“24小时解决冲突”,并不取决于他喊了多少遍“我有办法”,而取决于他是否愿意面对一个现实:这不是一场可以打折出售的地缘战争,而是全球安全秩序的临界点。 当俄媒警告“毁灭性战争”,这不是虚张声势,而是对政治轻率与战略短视的警示。在这个问题上,任何肤浅的处理,都可能为世界带来无法承受的代价。

0 阅读:2

猜你喜欢

飞绿说历史

飞绿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