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越双方心知肚明一件事:越南南北分裂可能近在眼前,只不过中国还想帮越共一把手

司马槑谈过去 2025-08-14 13:24:39

现在中越双方心知肚明一件事:越南南北分裂可能近在眼前,只不过中国还想帮越共一把手,不然如果越南出尔反尔的北部湾划界,中方的反应不可能这么小。只是分裂真的好吗? 远在法国人来之前,越南阮氏和郑氏就划江而治,打了两百年,南北早就不是一回事了。后来法国人来了,精明地把总督府设在西贡,也就是今天的胡志明市。他们把咖啡、法棍和资本主义一股脑全塞给了南方。一百多年下来,南方觉得自己是见过世面的“世界公民”,看北方总带着点“乡下亲戚”的眼神。 这种心态,1975年北越坦克开进西贡时,也只是被强行压了下去,从来没消失过。统一后,河内把北方那套计划经济模式强行往南方身上套,搞得南方怨声载道。大批商人、精英一看苗头不对,赶紧跑路去了欧美,留下的,心里那根刺也就埋下了。 时间快进到今天,2025年的夏天,这根刺已经长成了谁都无法忽视的荆棘。 经济上的巨大鸿沟,是分裂最现实的导火索。 胡志明市及其周边省份,贡献了越南全国近40%的GDP和超过50%的财政收入,但从中央拿回的预算却少得可怜。最新的报告显示,2024年,南方经济圈吸引的外资(FDI)占了全国的近六成。钱都是南方赚的,但怎么花,却是北方的官员说了算。 南方人能没意见吗?一个在平阳省开厂的越南朋友说:“我们每天累死累活,交上去的税最后都变成了河内的新公路和公务员宿舍,凭什么?” 这种情绪在南方商界非常普遍。他们觉得,要不是被北方的政策拖着,南方早就成了亚洲又一条小龙。 更有意思的是政治格局。越南政坛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叫“南北平衡”。可现在的越共中央政治局,20多位委员里,来自北方背景的占了绝对多数。阮富仲总书记之后,权力核心的北方色彩越来越浓。南方派系在政治上被边缘化,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 这种“北政南经”的格局,放在经济好的时候还能凑合。可一旦经济颠簸,矛盾就立刻尖锐起来。这两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美国那边又开始搞贸易保护,越南南方的出口订单大幅下滑,工厂裁员,失业率上升。南方希望河内出台政策扶持,比如减税、提供补贴。但北方呢?他们更担心的是宏观稳定和意识形态安全,动作总是慢半拍。 去年年底,胡志明市一个行业商会就半公开地发表了一份报告,抱怨中央政府的金融政策“过于保守”,影响了企业从国际市场融资。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这已经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了,这是南方的经济精英在公开叫板北方的政治权威。 外部势力的介入,尤其是美国,更是给这团火浇上了一桶油。 美国现在把越南当成印太战略里围堵中国的重要棋子,拼命拉拢。但它的拉拢方式很有意思,经济合作、投资、文化交流,几乎全都精准地投向了南方。苹果、英特尔、耐克这些大厂的供应链,一股脑地扎在越南南方。 美国人心里清楚得很,思想上更亲西方的南方,才是他们能撬动的杠杆。通过大量的经济捆绑和文化渗透,美国正在事实上帮助南方建立一个独立于北方的“经济和思想自治区”。 去年,美国一个基金会在胡志明市搞的青年领袖论坛,公开讨论的话题就是“地方经济自主权”,这风向标再明显不过了。 按理说,越南这些年在南海问题上小动作不断,尤其是在北部湾渔业合作和油气田开发上,经常搞些出尔反尔的动作。以中国现在的实力和一贯的行事风格,反应不可能这么“克制”。对比一下我们对菲律宾的态度,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为什么?因为中国高层看得更远,我们很清楚,一个统一、稳定的越南,哪怕有时不太听话,也比一个分裂、彻底倒向美国的南越要好得多。 一旦越南真的南北分裂,南边那个新成立的国家,几乎会毫无悬念地成为美国在东南亚的铁杆盟友,甚至可能邀请美军建立基地。那美国的势力就直接顶到了中国的南大门口,南海的局势将彻底失控。这对我们来说,绝对是战略性的灾难。 所以,中国现在的策略,可以看作是在“帮越共一把”。我们一方面在南海问题上划定红线,保持军事威慑,让他们不敢越雷池一步;另一方面,又在经济上不断深化和越南北方的合作,比如加快推进中越跨境铁路的建设,加大对越南北方的投资。 这其实是在给河内“输血”,帮助北方维持对南方的政治向心力,平衡美国在南方的影响力。 中国在用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告诉河内:跟着美国混,最后国家都可能搞分裂;而跟中国合作,起码能保证政权稳定和国家统一。 只是,分裂真的好吗? 对越南人民来说,这无疑是一场灾难。内战的伤疤还没好利索,再来一次分裂,国家将陷入长期的动荡和内耗,普通百姓的日子只会更苦。 对周边地区而言,一个分裂的越南将成为新的火药桶,大国博弈会在这里激烈上演,整个东南亚的和平与稳定都将受到冲击,产业链、供应链会乱成一锅粥。 对中国来说,短期看似乎少了一个统一的对手,但长期看,一个失控的、被外部势力深度介入的邻国,带来的麻烦只会更多。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司马槑谈过去

司马槑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