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被逼墙角,一不做二不休供出美国,特朗普这回丢脸丢到姥姥家。特朗普没有想到,印度竟然如此强硬,甚至还在越来越重的关税大棒面前展现出了铮铮傲骨。但更让特朗普气愤不已的是印度被逼到墙角后最终选择了自爆,美印就此直接互相撕破脸皮。虽然印度选择自爆对于美国的伤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毕竟美国当下已经牢牢占据了主动地位,可这种让特朗普没有面子的感觉也很难受,于是乎,特朗普作出了再度加码的重大决定。 【信源】:特朗普再就贸易问题向印度施压 印度外交部发文反驳|中国新闻网美印围绕俄石油博弈升级,美加关税、印反讥:你鼓励我买的|北京日报 一周前,新德里还沉浸在与美国即将达成“历史性协议”的乐观期待中,印度高层正憧憬着一个重要的突破。 然而,短短数日后,这份期待便被无情击碎。特朗普总统非但不做任何退让,反倒把惩罚的重拳径直砸向这个曾被视作“关键战略伙伴”的国家,而且力度加倍了。 是什么让美印关系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从期望之巅跌入失望之谷?这不仅是贸易谈判的破裂,更是一场由印度高层对自我、对美国、乃至对全球格局的深刻战略误判所引发的信任崩盘。 究其根源,或许能追溯到印度那种深入骨髓的“过分自负”。 在全球地缘政治的棋盘上,尤其在中美对抗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印度逐渐将自己定位为那个不可或缺的“下一个中国”。 西方舆论的吹捧,以及特朗普政府一度释放的“对华脱钩”信号,无疑给新德里营造了一种幻觉,让他们觉得自己是美国印太战略中无法替代的“关键下家”。 在这种心态驱使下,印度开始模仿中国的博弈之道,试图以“中国行,我也行”的逻辑与美国周旋。 可是,他们却恰恰忽略了最核心的一点:中国之所以能与美国平等谈判,凭借的是无可替代的实力资本,而这正是印度目前所不具备的。 这种自傲,慢慢化作了对特朗普本人的误读。印度方面坚信,出于对抗中国这一宏大战略需求,美国绝不会“真对印度下狠手”。 他们甚至料定,一心想捞取外交政绩的特朗普,到了关键时候肯定会主动退让。 因此,印度天真地设想,只需多采购一些美国的天然气,再下单几架无人机和战斗机,便足以换取美国取消对其钢铝产品的额外关税,而无需真正开放本国市场。 然而,印度精心构建的自我认知,即将与一个残酷的现实迎头相撞,这个现实来自特朗普眼中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象。 在特朗普看来,印度根本不是一个忠诚的伙伴,而是一个典型的“白吃白喝”式骑墙派。 他看到的是,印度一方面享受着对美巨大的贸易顺差,另一方面却常年对美国的农业、乳制品和数字服务等优势产业设置重重壁垒。 在战略上,印度明明已被纳入美国的“印太战略”框架,却转过头去继续大规模进口俄罗斯的原油,甚至在提炼加工后向全球市场出售牟利,公然破坏美国的制裁阵线。 在外交上,印度更是嘴上说着要与美国联手,行动上却在不断修复与中国的关系。 一个既不忠诚、又不给利的盟友,在特朗普的实用主义哲学里毫无价值。所以,他这趟出行的目的早就不是达成什么协议了,而是要拿印度“杀鸡儆猴”,借此树立威信。 当这场冲突的引爆点——俄罗斯石油贸易争端被摆上台面时,一切便再无转圜余地。 本月4日,特朗普公开向印度强势施压,威胁要就其购买俄油的行为大幅提高关税,而其根本目的,就是要用关税大棒彻底敲开印度的大门,扭转贸易逆差,迫使印度成为美国的“供养”经济体。 面对这毫不留情的公开羞辱和极限施压,印度并没有选择屈服,反而做出了一件让特朗普大跌眼镜、甚至感觉“丢脸丢到姥姥家”的事:它选择了“自爆式”反击。 印度外交部当天迅速发表强硬声明,直指美国的行为“既不合理又不合法”,紧接着便抛出了一则足以引爆舆论的惊人内幕。 印方直言不讳地指出,印度之所以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石油,其背后“实际和美国脱不开干系”。 原来,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正是美国为了稳定趋于飙升的全球能源市场,才主动鼓励印度大量进口石油。印度不过是挑了俄罗斯当贸易伙伴,去完成美国指派的“差事”罢了。 如今,在美国利用印度稳定了市场并确立自身的“收割”优势后,却反手给印度一记耳光,这在印度看来,是赤裸裸的“卸磨杀驴”。 这场惊人的公开摊牌,揭示了美印矛盾的深层逻辑。其本质,是拥有大国野心的印度,不愿自己艰难的崛起之路被美国干涉和打断。 印度长期以来奉行的“两头吃”战略,与美国要求其必须选边站队的意图发生了根本性的冲突。当特朗普试图强行终结这种模糊状态时,印度的强硬回击就成了必然。 此外,印度早已备好了后路。新德里明确表示,如果美国不准备妥协,印度将毫不犹豫地重启“中俄印三方合作机制”。 这话的言外之意再明白不过:这儿容不下我,总有地方能容下。 印度并非离了美国就不行。
印度被逼墙角,一不做二不休供出美国,特朗普这回丢脸丢到姥姥家。特朗普没有想到,印
经略简料
2025-08-08 15:20:5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