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遭两国突袭制裁,一个是乌克兰,一个是中方的同志加兄弟。我国突然遭遇两国制裁 一国是乌克兰,一国则是和我国关系较为亲密的越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最近国际贸易圈子闹得沸沸扬扬,先说越南那边的动作。7月7日,越南工贸部突然发布声明,对中国产的部分热轧钢卷征收23.1%到27.83%的反倾销税,从7月6日起生效,期限长达五年。这不是临时措施,而是正式敲定,早前从3月份就开始的调查终于落地。越南方面称,这是为了保护本土钢铁产业,避免低价进口冲击当地厂家,导致工厂关门和工人失业。数据显示,越南钢铁自给率不高,高端产品依赖进口,这次加税直接针对中国出口的热轧卷钢,包括宝武钢铁等多家企业。最高税率27.83%适用多家公司,只有柳钢拿到最低23.1%。越南设了三步审核机制,不符合就罚更高税率,年出口量达732万吨的中国钢材一下子遇阻。外界分析,这事跟美国脱不了干系,美国威胁对越南转口贸易加征40%惩罚税,越南严重依赖美国市场,出口额巨大,只能选择在中美间找平衡。越南本土钢铁产能不足,高端钢材自给率不到20%,加税后可能转向日韩采购,但价格更高,制造业成本肯定上涨。多家工厂已经感受到压力,外资开始考虑转移生产线到泰国或马来西亚。这波操作看似保护本土,实际可能自伤,供应链混乱,美国通胀也跟着受影响,升到6.2%。越南经济高度依赖出口,这次加税暴露了小国在大国压力下的无奈选择。 再说乌克兰的制裁,更让人觉得蹊跷。7月8日,泽连斯基签署总统令,对五家中国企业实施制裁,包括中亚丝绸之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苏州爱科德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深圳市罗约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金多邦科技有限公司和宁波贝宁机床有限公司。理由是这些公司涉嫌向俄罗斯提供无人机生产所需的电子零部件,比如引擎和冷却单元。乌克兰情报局称,俄罗斯自杀式无人机内部电子零件60%到65%来自中国,这些部件虽标为民用,但出现在俄军装备中。制裁措施包括冻结资产、禁止交易,为期三年。乌克兰战事胶着,美国军援力度减弱,乌方急于向西方表忠心,争取更多援助。这五家企业多为中小型,生产全球通用的无人机配件,中国占全球市场70%,证明具体供货给俄方很难。欧洲安全官员指出,中国企业用空壳公司规避西方制裁,以“工业制冷部件”标签运往俄罗斯。乌克兰从被击落俄无人机残骸中发现中国部件,生产日期甚至是2025年5月。这事让中乌关系蒙上阴影,中国外交部敦促乌方立即纠正错误,称制裁无理。中国是乌克兰农产品最大买家,玉米和小麦出口70%依赖中国市场,这次制裁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乌克兰农民收入锐减,已经有抗议声音。乌克兰选择性制裁也遭质疑,美国部件占俄装备22%,却没被追究,暴露政治意图。 这两起制裁看似独立,实际指向美国这个幕后推手。特朗普政府推行美国优先政策,对盟友施压限制中国技术出口。越南在美国贸易逆差压力下,不得不加税平衡,而乌克兰战时需要援助,选择拿中国企业开刀。7月2日,美国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越南对美出口加税20%,但美国零关税,这协议中强调打击非法转运,重点针对中国产品。美国还与印尼签“去中国化”条款,合规压力加大。欧盟也跟进,对俄第18轮制裁涉及中国银行,冯德莱恩批评中国支持俄罗斯。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表示,反对牺牲中国利益,推动美方暂停对等关税展期。全球贸易规则双标明显,任何轻率制裁都可能反噬自身。乌克兰经济依赖中国市场,制裁后农产品出口受阻,农民抗议加剧。越南制造业成本飙升,外资撤离加速。美国的供应链中断,通胀上升,企业成本增加。这场闹剧折射国际政治复杂,小国在大国博弈中艰难抉择,真正的关系应建在互利基础上,而不是零和思维。 中国面对双重制裁,迅速回应。商务部表示,将依据国家利益采取必要反制措施。针对乌克兰,中国暂停部分玉米和小麦进口,直击其农业命脉,还叫停基辅物流中心等重建项目。乌克兰乡村农民因收入锐减聚集抗议,谷仓堆满未售粮食,导致债务增加和农场倒闭。中国钢铁企业调整战略,将产能转移到印尼青山工业园,通过柬埔寨转口出口,避开高税,运营成本降15%。这直接瓦解越南保护本土意图,越南工厂闲置,工人失业压力大。连锁反应超出预期,美国通胀率升至6.2%,超市价格频繁变动,消费者抱怨生活成本。制裁暴露贸易双标,美国企业零件也在俄装备中占比高,却视而不见。全球化深度融合,轻率制裁产生反效果。乌克兰和越南为讨好美国,最终损害自身,中国通过灵活应对化解影响,推动产业链优化。事实证明,盲目追随强权只会被动,国际关系需互利共赢。
中国遭两国突袭制裁,一个是乌克兰,一个是中方的同志加兄弟。我国突然遭遇两国制裁
裂谷长河娱乐
2025-08-04 00:13: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