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中国第一次引进桑塔纳汽车,原本定价为8万,但中方代表认为16万更合适,经销商再加价3、4万,最后一辆桑塔纳差不多20万左右的价格到手,即使如此桑塔纳也是一车难求,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代神车。 1983年,中国刚迈入改革开放没多久,汽车工业几乎是个空白,街上跑的轿车屈指可数。桑塔纳作为德国大众的明星车型,带着先进技术和洋气外形来到中国,立马成了稀罕货。当时大众公司提议定价8万,算得上合理,毕竟那会儿国内也没啥像样的轿车可比。可中方代表不这么想,他们觉得外汇紧缺、技术引进成本高、市场又特殊,16万才靠谱。结果到了经销商手里,再加个三四万,桑塔纳直接卖到了20万左右。这啥概念?那时候普通工人月工资也就几十块,20万够他们干300多年,简直是天文数字。 但离谱的是,这车还卖疯了。首批100辆试装车一下就被抢光,很多人排队好几个月都提不到车。为啥?一是技术牛。桑塔纳基于第二代帕萨特(B2)打造,1.6升发动机、宽敞空间,还有空调,这些在80年代的中国简直是“黑科技”。二是稀缺性。那会儿私家车几乎没有,能买的基本是政府、国企和出租车公司,桑塔纳开出去就是身份象征,谁不想显摆一下?供不应求,价格再高也有人抢着买。 这车不光卖得好,还给中国汽车工业带来了大变化。1985年,上海大众成立,桑塔纳开始国产化。从一开始不到6%的国产率,到1997年超过90%,技术、人才、产业链全被盘活了。生产成本降下来后,价格也慢慢接地气,普通人开始买得起。到了90年代,桑塔纳2000型、3000型接连推出,销量蹭蹭涨,到2012年累计卖了350万辆,成了家喻户晓的经典车。不过,好景不长,后来市场竞争激烈,加上新能源汽车崛起,2012年第一代桑塔纳停产,退出舞台。 回过头看,桑塔纳引进是把双刃剑。高价策略当时被骂惨,有人觉得是“割韭菜”,但也真给汽车工业攒下了第一桶金。技术合作培养了人才,建起了生产线,中国从此有了自己的轿车产业。它就像个起点,带着争议和成就,一步步把中国汽车工业推向现代化。
赛力斯净利润和销量彻底失控,华为问界无敌是多么寂寞。2024年,赛力斯第一季度
【6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