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重庆谈判,毛主席见老友:你可否帮我打听一烈士遗孀的下落?
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那会儿,傅作义将军的决定少流了好多血。解放军稳稳当当进了城,城里的老百姓和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平平安安。
这事过去没几天,傅作义将军就被请到了中共中央当时所在的西柏坡。
他是坐着飞机飞到石家庄,再辗转过去的。
人刚安置到招待所,毛主席听说他到了,立刻穿上那件平时不太穿的厚皮大衣,戴上帽子,就坐着吉普车赶来看他。
傅作义早就等在门口了,一看到毛主席的车过来,赶紧大步迎上去,两只手紧紧握住了毛主席的手,那个场面让人看了就觉得心里暖和。
毛主席一句话就把紧张气氛化解了,他说过去战场上是敌人,现在成了一家人。
傅作义听了,内心触动挺大,觉得对不起人民。
毛主席没让他说下去,只肯定他在北平这事上做了大好事,这份功劳老百姓不会忘记。
两人这一谈就谈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傅作义心里的疙瘩算是解开了。他对身边的人讲,跟毛主席谈完话,整个人都轻松了,像是换了个人。
等新中国的架子快搭好的时候,傅作义自己提出想去绥远老家干点实事,琢磨着发挥自己懂水利的特长,去那儿当个水利局长,专门治理河套地区的水患就行。
没想到毛主席一听这个想法就摇头,说在一个省当个局长太委屈他这个人才了,直接提议让他做新中国的水利部长,管全国的水利,特别是黄河、淮河这些容易闹水灾的大河。
这任命一下来,队伍里难免有人心里不痛快,觉得他打仗时是敌人。
毛主席知道后特别提醒一位部队干部,说傅作义把北平这座古都完好地交到人民手中,天大的功劳,比咱们哪个将军带兵硬打下来都了不起,这样的大功臣怎么不能当部长?
这番话一说开,大家心里也就都服气了。
毛主席后来挺关心傅作义个人的生活。1951年傅作义过56岁生日,毛主席特意让人把他请到中南海,一块吃饭。
席上主席还不时地给他夹菜,这份亲近劲儿让傅作义感动得不得了,连连感叹毛主席的伟大。
岁月匆匆,时间到了1974年,傅作义病倒了,得的还是难以医治的重病。
毛主席知道了,专门请周总理代表他去医院探望。
周总理拉着傅作义的手,传达了毛主席的问候,说他为和平解放北平立了大功,要他安心养病保重身体。
这番情深意切的话,让躺在病床上的傅作义忍不住掉了泪。没过多久,傅作义就去世了。
家里顶梁柱倒了,日子变得艰难起来。虽说国家体恤,每个月给他家四十多块钱补贴家用,但这点钱对于维持一个家庭的开销实在是杯水车薪。
锦上添花虽好,不如雪中送炭可贵,傅作义遗孀当时的生活处境正是急需炭火的时候。
消息最后还是传到了毛主席耳朵里。主席马上就说,得特殊照顾!
生活费立刻翻倍提到一百块,而且之前每月没给足的,都要一次性补齐,要求赶紧办妥。这事儿落实后,傅作义家的经济压力才算是轻省下来。
当年傅作义将军的家庭,这些年也没淡出大家的视线。
他的后人,特别是女儿傅瑞,常参与一些纪念活动。
2019年的时候,九十多岁高龄的她还接受过采访,回忆父亲往事,讲到新中国成立后她受到良好教育以及家庭生活的情况。傅将军的孙女傅琨,也有媒体零星报道过。
傅琨提起爷爷,总忘不了说那段在水利部工作的岁月,以及和毛主席之间那段珍贵的过往。
她强调家风传承,对祖辈为国家统一做的事一直保持着深深的崇敬。
现在年轻人提起傅家后人,总感觉他们还是挺低调,平常不太露面,但每逢重要的纪念日,又能看到他们出现的消息。
傅将军在北京住过的那处老院子,如今也算是历史见证地了。
虽说是他们家的私产,但因为位置重要、又有故事,前些年听说后人有要维护它或者希望如何处置的想法。这些年来,媒体报道他家后人动态虽然不多,但每次提起,总绕不开那份特殊的历史渊源。前人的贡献和后人的身影,在时光里悄然重叠,无声诉说着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