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这一巴掌扇过来,我估计他自己都懵了。前脚刚宣布,说你们中国的高端医疗设备太牛了,不许来我们这儿投标超过500万欧的项目。后脚,咱们财政部就把公告贴出来了。 公告里写得明明白白,从下个月开始,欧洲企业想参加中国政府采购的医疗设备项目,得先过一道“安全审查”。 这审查可不是走过场,从设备的核心技术来源到数据存储路径,每一项都得掰扯清楚。 欧盟之前咋不想想,中国可是全球最大的医疗设备市场之一。 2024年一年,中国医疗机构光进口高端医疗设备就花了近300亿美元,其中欧洲企业占了差不多40%的份额。 德国的西门子、荷兰的飞利浦,这些巨头每年从中国市场赚走的钱,随便拎一个出来都能顶上他们本土好几个季度的营收。 他们之前靠着技术优势,在CT机、核磁共振这些领域卖得比谁都贵。 一台进口高端CT机,报价能比国产同类产品高两三倍,还不包后续的维修服务。 咱们医院为了提升诊疗水平,只能咬牙买。 可欧盟倒好,转头就拿“安全”当借口,把中国企业拦在门外。 他们说中国设备可能存在“数据风险”,可连一份像样的证据都拿不出来。 这种单方面的限制,说白了就是怕中国企业抢了他们的饭碗。 这些年中国医疗设备发展多快啊,联影的CT机、迈瑞的超声设备,不光在国内医院普及,还卖到了100多个国家。 在一些关键技术上,咱们早就不是跟在后面跑的角色了。 就拿3.0T核磁共振来说,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设备,成像清晰度一点不比西门子、飞利浦的差,价格还便宜三成。 欧盟的企业慌了,才想出这么个损招。 可他们忘了,中国现在不是只能被动接受的一方了。 咱们财政部的公告一出来,欧洲企业最先坐不住。 西门子医疗中国区的负责人连夜开会,紧急给德国总部发邮件,说要是失去中国政府采购市场,今年的营收目标肯定完不成。 要知道,中国政府采购的医疗设备,每年规模都在500亿元以上,而且还在逐年增加。 像乡镇医院升级、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建设,都得靠政府采购来拉动。 欧洲企业之前在这个市场里占了不少便宜,现在突然被加了一道审查,能不急吗? 更有意思的是,欧盟内部也不是一条心。 意大利的医疗设备企业就公开反对,说这种限制会“损害行业合作”。 意大利的百胜医疗,在中国超声设备市场有不小的份额,他们可不想因为欧盟的政策丢了这块肥肉。 还有法国的爱克发,靠卖医学影像设备在中国赚了不少钱,现在也开始跟欧盟委员会掰扯,希望能放宽限制。 欧盟自己都没想到,这一巴掌下去,先疼的是自己人。 再说了,中国搞安全审查也不是瞎搞。 现在医疗设备都连着网络,患者的病历、检查数据全在上面跑,要是真有安全隐患,那可不是小事。 之前就有国外企业的设备被曝出,会偷偷把数据传送到境外服务器。 咱们搞审查,就是为了守住数据安全的底线,这没什么不对的。 而且审查也不是一棍子打死,只要欧洲企业能证明设备安全,符合中国的标准,照样能参加投标。 可欧盟那边还在硬撑,说中国的审查是“贸易保护”。 这话听着就可笑,他们先搞限制,现在反过来指责别人,哪有这样的道理? 其实欧盟心里也清楚,中国市场丢不得。 这些年全球医疗设备市场增长放缓,只有中国还保持着每年10%以上的增速。 欧洲企业要是没了中国市场,业绩只会越来越难看。 就拿飞利浦来说,2024年他们在中国市场的营收占比已经达到18%,要是这块业务受影响,股价都得跌不少。 更别说中国现在还在推进“医疗设备国产化替代”,本土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强。 之前政府采购里,国产设备的占比还不到30%,现在已经快到50%了。 欧盟要是继续这么折腾,只会把更多市场份额让给中国企业。 有业内人士算过一笔账,要是欧盟不取消对中国企业的限制,中国政府采购里欧洲设备的占比,可能会从40%降到20%以下。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现在联影、迈瑞这些企业,已经在忙着扩大产能,准备接更多的订单。 欧盟那边也有人看出了问题,最近有不少欧洲议员开始呼吁,重新评估对中国医疗设备的限制政策。 他们怕再这么下去,欧洲的医疗设备企业会被中国企业彻底甩开。 毕竟中国企业不光在价格上有优势,在技术创新上也越来越快。 去年联影刚推出全球首台全身PET-CT一体机,飞利浦、西门子到现在还没拿出同类产品。 欧盟要是还抱着冷战思维,搞技术封锁,最后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咱们财政部的公告,其实也是给欧盟提个醒,贸易合作得讲对等,不能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你不让中国企业去投标,那中国自然也得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市场和安全。 现在就看欧盟接下来怎么选了,是继续硬撑着,看着自己的企业丢市场,还是放下偏见,重新回到合作的轨道上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