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让领土真的能换来和平吗?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表示,“若乌克兰不做出领土让步,就不可能实现和平”。 这话要是放在二战前的慕尼黑,估计希特勒都得举双手赞成——当年英法就是这么劝捷克斯洛伐克,把苏台德地区让给德国,结果换来了什么?换来了德国更快的扩军,换来了整个欧洲被战火吞噬。 现在有人拿这套说辞劝乌克兰,咋就忘了明斯克协议的教训?2014年乌克兰丢了克里米亚,当时也有人说“让步能换稳定”,结果呢?俄罗斯停下领土索取了吗?根本没有。 紧接着就是顿巴斯地区的冲突,打了好几年没停,到2022年之后,扎波罗热、赫尔松又被纳入所谓“俄领土”,这哪是要一块地就满足?这分明是得寸进尺。 俄首席谈判代表之前都明说了,“下次要的是8个州”,这话已经把意图摆得明明白白。要是乌克兰现在真把所有被占领土让出去,谁能保证下一个被盯上的不是哈尔科夫?不是敖德萨? 敖德萨是乌克兰重要的港口城市,丢了它,乌克兰的经济命脉都得断;哈尔科夫是工业重镇,没了它,乌克兰的工业体系直接垮一半。这些地方要是再丢了,乌克兰还能叫“乌克兰”吗? 有人说“让领土是为了乌克兰好,能少死人”,这话听着心疼人,实际上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乌克兰要是真这么做了,首先对不起的就是那些为了保卫国土牺牲的士兵。 多少乌克兰士兵在前线扛着枪,把命丢在顿巴斯的战壕里,把血洒在赫尔松的田野上,他们守的就是每一寸土地,现在让活着的人把这些土地拱手让人,这不是在打他们的脸吗? 再往深了说,“以领土换和平”根本换不来真正的和平,只会换来得寸进尺的索取。就像当年的中国,清朝末年割地赔款,割了香港割台湾,赔了白银赔主权,结果列强停下侵略了吗?反而觉得中国好欺负,一波接一波来抢地盘。 道理都是一样的,你越是退让,对方就越觉得你软弱可欺,今天要一块地,明天就敢要一个省,后天说不定就想吞掉整个国家。 乌克兰现在面临的情况更复杂,它背后有整个西方的支持,但也有像斯洛伐克这样劝它让步的声音。可这些劝让步的国家,真的是为了乌克兰吗?不一定。 有些国家是想赶紧结束战争,免得自己被拖入更深的泥潭;有些国家是怕得罪俄罗斯,想通过牺牲乌克兰来换自己的安稳。这些心思,明眼人一看就透,只有把“以领土换和平”当真的人,才会觉得这是个好主意。 再说俄罗斯,它要是真想要和平,就不会在占领区搞所谓的“公投”。从克里米亚到顿巴斯,再到扎波罗热和赫尔松,每次都是用“公投”的名义把别人的土地变成自己的,这种手段根本不是为了和平,而是为了扩张。 现在又放出“要8个州”的话,这已经不是隐晦的威胁了,这是明着告诉全世界,只要有机会,就不会停下扩张的脚步。 乌克兰要是真信了“以领土换和平”,后果不堪设想。首先是国内的凝聚力会彻底散掉,一个连自己领土都守不住的国家,怎么让国民有归属感? 到时候可能不用俄罗斯打,乌克兰自己就先乱了。其次是国际地位会一落千丈,一个随便就能把领土让出去的国家,谁还会把它当回事?以后在国际上说话都没人愿意听。 还有那些在被占区生活的乌克兰人,他们现在过的是什么日子?语言被强制改成俄语,文化被刻意抹去,连孩子上学都得学俄罗斯的教材。要是乌克兰真把这些地方让出去,这些人就彻底成了异国他乡的“陌生人”,再也回不到自己的祖国。这不是和平,这是对一个民族的割裂,是对无数家庭的伤害。 历史早就把答案摆在那儿了,“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战国时期的魏国、韩国,就是因为不断割地给秦国,最后被秦国一个个灭掉。现在的情况虽然不一样,但道理是相通的,退让只会让自己陷入更危险的境地。乌克兰要是不想重蹈这些覆辙,就不能信“以领土换和平”这套说辞,只能硬着头皮跟俄罗斯耗下去,守住自己的每一寸土地。 那些劝乌克兰让步的人,应该好好想想,要是有一天自己的国家面临领土被占的情况,他们会不会愿意把自己的家乡让出去?会不会愿意让自己的亲人变成异国的子民?估计没几个人会愿意。既然自己不愿意,凭什么劝别人这么做?这种双重标准,说白了就是自私,就是把别人的苦难当成自己的筹码。 乌克兰现在的选择很难,但再难也不能选“以领土换和平”这条路。这条路看着是条捷径,实际上是条绝路。只有守住自己的领土,才能守住自己的尊严,才能守住未来的希望。要是连领土都没了,就算暂时没了战争,那也不是和平,而是被征服后的苟延残喘。这种“和平”,不要也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