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超量的资本聚集美国,随着美元资产高估,降息通道打开,资本流向逆转不可避免,要

史鉴奇谈 2025-10-24 15:05:43

前期超量的资本聚集美国,随着美元资产高估,降息通道打开,资本流向逆转不可避免,要减弱流向逆转的影响,他们可以做的选择只有降低资本流速。所谓降低流速的代价是什么呢?就是资产价格迅速地、可控地崩塌,就是其股市和楼市迅速崩塌。类似于我国房地产前面出现的情况,大量的资本在这里边沉默,它不流转了,不动了。只有“公斤”,没有“米”,它沉默下来,这就是速冻。速冻之后,它的股市出现问题,金融机构也会出现问题,与此相关的衍生金融产品将面临很大风险。   之前美股一路飘红的时候,不少基金把身家都押在里面,现在股价急跌,这些基金的净值跟着断崖式下滑,赎回压力能把机构逼到绝境。   普通散户更惨,可能前一天还想着靠股票养老,第二天账户里的钱就蒸发一大半,手里的股票成了没人要的“废纸”,想割肉都找不到接盘的。   股市出问题,金融机构肯定跑不了。银行手里握着大量股票质押贷款,企业股价一跌,质押物价值跟着缩水,这些贷款很可能变成坏账。   投行更不用说,之前发了一堆跟股市挂钩的金融产品,现在底层资产崩了,这些产品全成了“雷”,客户找上门要赔偿,投行的现金流很容易断链。   2008年次贷危机的影子还没散,那会儿就是金融衍生品出了问题,现在要是股市速冻,类似的风险只会更严重,毕竟这些年华尔街搞出来的衍生产品比当年更复杂,一旦爆雷,连锁反应能传遍全球金融市场。   更麻烦的是楼市,美国楼市这些年也被资本炒得火热,不少人靠低息贷款买房,甚至搞起了房产投机。   现在要速冻楼市,房价一跌,那些还着房贷的家庭就麻烦了——房子市值比欠银行的贷款还少,成了“负资产”,不少人会干脆断供,把房子扔给银行。   银行手里堆着大量断供房,想卖都卖不出去,只能看着资产减值,流动性越来越紧张。   而且楼市和股市不一样,股市跌了还能快速交易,楼市交易周期长,一旦速冻,整个行业都会陷入停滞,开发商拿地不敢拿,建筑公司没活干,装修、家电行业跟着没订单,一条产业链上的人都得喝西北风。   资本沉默之后,整个经济循环都会变慢。企业本来能靠股市融资扩大生产,现在股市崩了,融资路被堵死,只能缩减产能,甚至裁员。   老百姓手里的资产缩水,消费信心跟着下降,商场里没人逛街,餐厅里没人吃饭,服务业也得跟着萎缩。   之前美国靠消费拉动经济,现在消费和投资两头都掉链子,经济很容易滑进衰退的泥潭。   更要命的是,这种速冻不是说停就能停的。资本一旦习惯了沉默,想重新激活比登天还难。   就算后来央行想救市,降利率、放流动性,资本也不敢轻易再进股市、楼市,毕竟谁都怕刚进去又被冻住。   市场信心的恢复需要时间,可能几年甚至十几年,期间经济只能在低增长里徘徊,失业率居高不下,老百姓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   还有全球市场的连锁反应,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国金融市场一乱,其他国家肯定受影响。   那些持有大量美元资产的国家,比如日本、中国,手里的美国国债、股票会跟着贬值,外汇储备缩水,本币汇率也会受冲击。   新兴市场更惨,本来就依赖美国资本,现在美国资本忙着回撤救自己,新兴市场的资金一下被抽走,股市、汇率双杀,很容易爆发金融危机。   之前阿根廷、土耳其的货币危机就是例子,现在要是美国搞速冻,只会让更多新兴国家陷入困境。   美国想靠速冻降低资本流速,本质上是在“刮骨疗毒”,但这“毒”能不能刮干净,还得看能不能控制住风险蔓延。   要是没控制好,速冻很可能变成“冰封”,整个经济彻底陷入停滞,到时候别说减弱资本逆转的影响,能不能保住国内经济稳定都是个问题。   毕竟资本是逐利的,哪里安全、哪里有收益就往哪里跑,靠速冻把资本留住,只能是暂时的,要是美国经济看不到好转的希望,就算冻住了短期流动,长期来看资本还是会想办法往外逃,到时候付出的代价只会更大。

0 阅读:5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