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中国最大的尼姑庵——亚青寺,有2万多名女性在此苦修,这里有一个死规定:

韫晓生 2025-10-23 17:55:05

[中国赞]中国最大的尼姑庵——亚青寺,有2万多名女性在此苦修,这里有一个死规定:天黑之后,所有女性不得外出,一旦违反规矩,立马被赶出寺庙!   (信源:荔枝网新闻——行走雪域|亚青寺:藏区深处的女儿国)   夜幕降临在海拔4000多米的四川甘孜草原,一座四面环水的岛屿突然陷入沉寂——没有灯光闪烁,没有人声喧哗,甚至连脚步都轻得像落在草叶上的雪。   这里是亚青寺,中国最大的觉姆修行地,两万余名身穿红袍的女性修行者,正严格遵守着一条“死规定”:日落之后,任何人不得踏出房门半步,更不能靠近男性修行区,违者将被永久逐出这片净土。   这座藏在雪山深处的寺庙,不仅是两万女性逃离世俗苦难的世外桃源,更藏着藏传佛教中对修行的极致坚守。   上世纪八十年代,佛教大师阿秋为打破“男尊女卑”的桎梏,在甘孜州白玉县的荒僻岛屿上建起亚青寺。最初这里只有几间破旧木屋,如今却布满了红色僧舍,从空中俯瞰,像撒在草原上的一把朱砂,成为藏区最醒目的“女性修行符号”。   能来到这里的觉姆,大多有着不为人知的过往。有的曾在传统婚姻中遭受家暴,有的因家境贫寒被家人抛弃,还有的因性别歧视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   在亚青寺,她们终于摆脱了“附属品”的标签:没有胭脂水粉的攀比,没有柴米油盐的算计,所有人都穿着统一的红袍,捧着相同的经书,凭修行深浅获得尊重。   清晨天不亮,觉姆们就会踏着露水走向经堂,诵经声像溪流般淌过草原;正午时分,她们围坐在简陋的僧舍前,就着白粥啃着青稞饼,讨论的不是家长里短,而是佛经中的奥义;傍晚日落前,所有人都会准时回到自己的小屋,等待夜幕降临后的“禁足修行”。   这条看似严苛的夜间禁令背后有三重深意。对修行者,黑夜是斩断杂念的最佳时机,闭门打坐可让心更快沉静;对寺庙管理,分开男女修行区、禁夜间外出可避免世俗情感干扰;从安全考量,4000多米高海拔夜晚气温骤降,岛屿四面环水、地形复杂,贸然外出易迷路或冻伤。   曾有年轻觉姆因思念家人偷偷在夜间出门,被巡逻的僧人发现后,第二天便收拾行李离开了亚青寺——这里从不挽留不愿遵守规矩的人,因为修行本就是一场“断舍离”的考验。   在亚青寺不远处,还有一处更神秘的“女性净土”——觉姆岛。这座坐落在雅砻江上的小岛,比亚青寺更彻底地守护着女性修行空间:岛上的扎嘎神山庙,是绝对的男性禁地,哪怕是岛上的男性居民,也只能在庙外种地放牧,若需办事,必须由家中女性代劳。   外来男性游客想欣赏庙景,只能站在山顶远眺,一旦越过界线,就会被当地觉姆礼貌却坚决地“请”出去。   觉姆岛上的修行者,要遵守比亚青寺更严格的戒律——348条戒律中,明确规定“不得与成年男性有任何接触,包括语言交流”。   这里的觉姆不仅要通过辩经、禅定等考核才能留下,还要自己种植粮食、修缮房屋,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甚至很少能见到外界的人,可她们的眼神却比雪山湖泊更清澈:对她们而言,这份“隔绝”不是束缚,而是保护心灵纯粹的屏障。   亚青寺夜间禁足、觉姆岛男性禁令,本质是藏传佛教践行“众生平等”。过去藏区女性地位低,无继承家产、参与宗教仪式等权利。   藏传佛教“女性亦可成佛”理念为她们提供出路。亚青寺和觉姆岛如明灯,照亮女性追求精神自由之路,她们无需取悦他人、不受婚姻家庭束缚,专注信仰,就能主宰人生。   如今,越来越多人知晓“女儿国”,有人千里赶来,只为看草原红舍、听清晨诵经。但亚青寺和觉姆岛低调依旧,因这里是修行圣地,非旅游景点。身着红袍的觉姆日复一日坚守,告诉世人:真正的自由并非多些选择,而是放下欲望,在纯粹信仰中寻得内心安宁。   或许我们无法理解她们放弃世俗繁华的选择,但当看到雪山下那片红色的建筑群,看到觉姆们平静的眼神时,总会明白:在这个充满浮躁的世界里,总有一些人,在为守护信仰而活,在为追求心灵的净土而坚持。

0 阅读:66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