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拼多多又成了舆论场里的“显眼包”。先是双11预售期间平台异常,搜索页面空白、店铺显示“没找到”,紧接着用户集体吐槽“现金大转盘”活动提现难,再加上商家抱怨“仅退款”政策压垮利润,这一连串操作让不少人直呼:“拼多多这是要崩了?” 先说说用户端的“崩溃”。最近拼多多“现金大转盘”活动被骂上热搜——宣传时说“邀请1-2人就能提现”,结果用户拉了十几个好友,甚至新用户,最后卡在“0.01钻石”“0.01积分”的进度条上死活过不去。更离谱的是,系统不断抛出“再拉1人”“再抽1次”的诱饵,结果用户耗了几个小时、几十个好友助力,最终只拿到0.01元。有用户直接晒出截图:“邀请了20人,提现按钮还是灰的,客服只会说‘系统随机’,这不是骗人吗?”这种“套路式”营销,不仅消耗了用户的社交资源,更让人怀疑平台是不是在“用时间换流量”。 商家的日子也不好过。拼多多的“仅退款”政策本是保护消费者的利器,如今却成了商家的“紧箍咒”。有服装商家透露,去年被“仅退款”的订单占比高达30%,货退不回来,钱也拿不到,还得交平台罚款,利润率被压到1%以下。更夸张的是,为了应对平台的“48小时发货”规则,部分商家不得不找“物流造假工作室”刷单,结果被质检部门查到,罚款比利润还高。有商家无奈地说:“在拼多多卖货,就像在刀尖上跳舞——卖得越多,亏得越惨。” 平台自己也在“承压”。2025年二季度财报显示,拼多多营收增速从2024年的24%暴跌到7%,交易服务收入增速更是从33%断崖式跌至0.7%。更尴尬的是,双11预售期间,天猫、京东、抖音纷纷推出“立减折扣”“消费券”,而拼多多却迟迟没有大动作,仿佛被“合围”了。分析师直言:“拼多多的低价优势正在被稀释,用户增长见顶,商家流失,再不转型,第二把交椅可能真坐不稳了。” 其实,拼多多的困境,本质是“低价模式”的副作用集中爆发。早期靠“社交裂变+极致低价”崛起,如今却陷入“用户抱怨套路多、商家抱怨利润薄、平台抱怨增长难”的三方拉扯。这就像一个人靠“吃快餐”快速长胖,现在却要面对肥胖带来的健康问题——不减肥不行,但减肥又怕掉肌肉。 拼多多的“崩”,不是系统崩溃的“崩”,而是模式瓶颈的“崩”。它需要回答的,不是“技术能不能修好”,而是“低价能不能持续”“商家能不能赚到钱”“用户能不能信任”。毕竟,电商的战场,从来不是靠“套路”赢的,而是靠“让商家赚钱、让用户省心”的诚意。 你觉得拼多多还能翻盘吗?是该继续“卷低价”,还是该转型“拼服务”?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案例来源:技术阿宅)
最近,拼多多又成了舆论场里的“显眼包”。先是双11预售期间平台异常,搜索页面空白
夏日朗晴
2025-10-21 17:06:3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