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中国人和西方人最大的区别是,中国人认为偷和抢是可耻的,但你看无论是美国人,还是英国人,还是荷兰人,他们都不认为偷和抢是可耻的,美国人就因为中国崛起之后国力会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就因为这个,就开始想方设法打击中国。 这种看法其实混淆了国家行为与民众价值观的边界,更忽略了现象背后的复杂成因。英国人对盗窃的态度绝非“不可耻”——过去20年英国商店盗窃率翻番,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平均每分钟就有3起盗窃案发生,民众早已不堪其扰。 商店老板因贴“盗窃者为人渣”的标语被指控,路人拍盗窃者照片要被迫删除,这些荒诞场景背后是法律滞后带来的执法困境,而非社会对盗窃的容忍。 英国警方反盗窃负责人凯蒂·伯恩力推电子脚镣管控嫌疑人,影子内政大臣凯蒂·拉姆公开批评法律束缚手脚,这些行动都印证着整个社会对盗窃行为的排斥。 美国人同样对偷窃深恶痛绝。 商店盗窃每年给美国零售商造成近1000亿美元损失,80%以上的商家受其困扰,仅2024年就有近8000家门店关门。沃尔格林关闭四分之一分店,原因就是贫困地区盗窃泛滥难以维系 。即便存在部分州将小额盗窃非刑事化的政策,那也是出于缓解监狱拥挤的无奈尝试,绝非认可盗窃的正当性。加利福尼亚州第47号提案将950美元以下盗窃降为轻罪后,犯罪率飙升,最终在公投中被要求修订,这恰恰说明社会对盗窃零容忍的底线从未改变。 美国对中国的打压,根源也远非“怕被超越”这么简单。自1991年成为唯一超级大国后,美国推行的全球主义战略接连受挫:强行输出“普世价值”遭遇其他文明抵抗,推动民主全球化留下诸多动荡地区,市场经济全球化反倒造就了崛起的中国。 国内分配失衡让1%的富人掌握近30%财富,中产阶级比例从60%跌至26%,社会撕裂与政治极化日益严重。这种内外困境下,美国将中国塑造成“最严峻的竞争对手”,本质是为自身制度缺陷寻找替罪羊,维持摇摇欲坠的霸权地位。 华盛顿口中的“国家安全”早已成了打压工具。钢铁、起重机、自动驾驶汽车,但凡来自中国就被贴上“威胁”标签。 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华为设备存在安全风险,美国却强行断供芯片,还施压盟国禁用;半导体出口管制名义上防军事应用,实则如研究员迈克尔·斯温所言,是要“阻止中国成为高科技国家”。 稀土领域更暴露其真实意图:美国85%的稀土精炼产品依赖中国,中国出台出口管制后,其78%的军工生产线面临停摆风险,这种对技术主导权的争夺,才是打压行动的核心。 将个别国家的政策缺陷等同于整个西方的价值观,把霸权维护行为简化为“怕超越”,只会陷入认知误区。 西方社会对偷抢的谴责有目共睹,美国的打压本质是霸权焦虑的宣泄。国家间的竞争应建立在规则之上,而非零和博弈的思维。真正的文明进步,从来不是靠贬低他人或压制对手,而是各自正视问题、良性发展。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和美国人交往,最好少用成语。这不,美国财长贝森特最近情绪失控,猛烈抨击中国代表的
【124评论】【323点赞】
用户25xxx10
世界是物质的,人可以为同伴接腿骨,也可以易子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