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比孩子的健康重要! ​今天凌晨,邻居家儿子,15岁,不幸去世了!他不

名城探寻 2025-10-20 19:57:14

没有什么比孩子的健康重要! ​今天凌晨,邻居家儿子,15岁,不幸去世了!他不是因为意外,而是因为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 邻居夫妻俩是河南周口人,十年前就去了浙江宁波的服装厂打工,妻子在流水线上踩缝纫机,丈夫负责搬运布料,每天要扛几十斤的布包,肩膀上常年贴着膏药——他们总说“再熬几年,等孩子考上高中就接去宁波,一家人团聚”,却没料到,这团聚的约定,永远没了实现的机会。 孩子小名叫乐乐,跟着64岁的奶奶张婶生活,张婶有严重的老花眼,耳朵也有点背,儿子儿媳每月打回1000块,她总想着“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多给点钱让他吃好点”,可她没料到,乐乐把钱全花在了小卖部的零食上。 张婶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给乐乐煮小米粥、煎鸡蛋,可乐乐每次都扒拉两口就放下筷子,背着书包往学校跑,路过小卖部就停下,掏出五块钱买两包辣条、一瓶冰镇碳酸饮料,边走边吃。 张婶在后面喊“慢点吃,对胃不好”,乐乐要么装作没听见,要么回头怼一句“你做的饭没味道,这才好吃”。 中午乐乐在学校食堂也不打正餐,就买一桶泡面,加根火腿肠,晚上放学回家,张婶炖的排骨汤、炒的青菜,他一口不动,坐在沙发上拆开一包薯片,对着手机刷视频,张婶劝他“吃点饭,别光吃零食”,他就不耐烦地说“你别管我,我不饿”。 今年开春,乐乐开始经常说肚子疼,张婶带他去村卫生院,医生摸了摸他的肚子,说“是吃多了凉的辣的,肠胃炎,以后少吃零食,多喝热水”,开了点健胃药。 乐乐吃了两天就把药扔了,照样每天买辣条、喝饮料,甚至变本加厉——他跟同学炫耀“我爸妈每月给我1000块,想吃啥吃啥”,每天放学都要拉着同学去小卖部,买最贵的进口零食。 张婶偷偷跟儿子儿媳说过乐乐的情况,电话里妻子急得直哭,跟乐乐视频时骂他“你怎么这么不懂事,把身体吃坏了怎么办”,乐乐要么直接挂掉视频,要么就说“你们不在家,凭什么管我”,夫妻俩只能叹气,想着“等暑假接他去宁波,好好管管”。 五月中旬的一个周三,乐乐在数学课上突然晕倒,老师赶紧打120,把他送进县医院。 医生做了全面检查,拿着报告找到张婶时,脸色特别沉重:“孩子是急性肾衰竭,已经到了晚期,长期高盐、高糖、高添加剂的饮食,把肾脏彻底毁了,我们尽力了,救不回来。”张婶当场就瘫在地上,哭着给儿子儿媳打电话,话都说不完整。 夫妻俩接到电话时,丈夫正在仓库搬布料,妻子还在踩缝纫机,两人扔下手里的活,找老乡借了辆面包车,连夜往家赶——车里没坐的地方,他们就蹲在过道上,妻子抱着丈夫的胳膊哭,翻着手机里乐乐去年的照片,照片里乐乐穿着校服,笑着比耶,脸色还很红润,今年却瘦得颧骨都凸了出来。 等他们赶到医院,乐乐已经没了呼吸。丈夫冲进病房,看着儿子盖着白布的身体,突然蹲在地上,双手抓着头发哭,嘴里反复说“都怪我,都怪我,光想着给钱,没问过你每天吃什么”。 妻子抱着乐乐的校服,校服口袋里还装着半包没吃完的辣条,她把脸贴在校服上,哭得浑身发抖。 张婶站在旁边,手里攥着给乐乐洗好的苹果,眼泪掉在苹果上,说“都怪我,我没看住他,我要是每天盯着他吃饭,他就不会这样了”。 其实这哪是张婶的错,也不是“钱给多了”的错——夫妻俩以为“多挣钱、给孩子好的物质条件”就是爱,却忘了15岁的孩子根本不懂“健康”的意义,需要大人在身边引导、管教。他们在外地辛苦打拼,想给孩子未来,却偏偏弄丢了孩子的现在。 孩子的健康从来不是“给钱”就能守护的,需要的是每天的陪伴,是早上看着他喝下一碗热粥,是中午问他在学校吃了什么,是晚上跟他说“零食不能当饭吃”——这些看似琐碎的关心,才是孩子健康最坚实的保障。 现在邻居家的院子里,还放着乐乐没拼完的乐高,张婶每天都会擦一遍,夫妻俩也没再回宁波打工,守着空荡荡的房子,满是后悔。这件事也给周围的人提了醒: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比起挣再多的钱,能看着他们健健康康长大,才是最珍贵的。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6
名城探寻

名城探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