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朝鲜战场上出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第42志愿军夜袭美军炮兵营,大摇大摆

运赛过去 2025-09-01 16:35:34

1951年,朝鲜战场上出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第42志愿军夜袭美军炮兵营,大摇大摆拉走20多门火炮和炮弹,美军竟无人察觉。 吴瑞林这个人,出生在1915年的四川巴中,那地方当时挺穷的,他家里也是普通农民出身。从小他就接触到一些革命想法,1928年加入了共青团,在当地帮着搞农民运动,宣传分田分地的事。1932年,红四方面军进了川陕,他直接投身红军,当年还转成党员,从基层宣传员干起,在部队里负责教育战士,组织小会讨论革命道理,帮助新兵适应生活。土地革命时期,他从连指导员升到营教导员,在打仗的空档教战士识字,拉近大家的关系。 1935年长征时,他跟着队伍过雪山草地,背着东西走在前面,帮伤员过泥地,用担架抬物资,保证没人掉队。长征后,他在延安做警卫,负责重要地方的安全,每天查岗检查哨位。抗日战争开始,他继续在延安保卫工作,带小队在山里巡逻,堵日军特务,夜里设路障抓可疑分子。1945年后转入解放战争,他指挥部队打辽沈战役,在锦州时从侧面包抄敌阵地,投手榴弹砸碉堡。平津战役里,他带队围北平,挖战壕挡国民党军突围。1950年10月,他当上志愿军42军军长,带部队过鸭绿江入朝,路上自己看地形,选隐蔽路径躲敌机。 1950年10月,志愿军打赢第一战役后,美军就开始大规模反扑,他们改变以往坦克步兵慢慢推的打法,转而用大量火炮、飞机、坦克轰炸志愿军阵地,先把阵地炸平再上步兵。11月5日,吴瑞林带42军挡美军进攻,阵地被密集炮火覆盖,转移位置后,美军飞机白天反复侦察,很快又炸新阵地。志愿军这时候真切感受到美军的资源多,吴瑞林觉得得直接打掉敌炮兵阵地。他用志愿军擅长的夜间游击方式,派三个营从敌前线两侧绕到后方。 11月6日晚,邢嘉盛带第三营在夜里前进,从正面阵地侧翼通过,急行十几里,到河边发现美军炮兵营。起初以为小阵地,侦察后确认是个整营,20多门火炮放在河边,没进发射位。邢嘉盛带几人靠近,营地没哨兵,美军在帐篷睡袋里睡着,后方阵地没防备,因为他们的经验里后方安全。邢嘉盛和军官商量,不直接打怕引援军和飞机炸炮,就决定先移走火炮。 他分兵,一部分移炮,一部分掩护,一部分警戒。战士们把20多门炮和炮弹运到安全地方,美军没醒。移完后,邢嘉盛下令攻击,志愿军从多方向射击,美军乱跑,很多没出睡袋就死。志愿军进营地,带走能带的武器,炸掉剩的,不到一小时结束。天亮,美军飞机和援军到,搞不清炮兵营怎么没了。 邢嘉盛部队缴获的火炮没马上用在前线,按型号分好,配炮弹,夜里运队护送回国,当1951年元旦礼物。军方把炮送到四川等地工厂,工程师拆部件,测尺寸,记数据,研究结构。工人加班用机床做零件,组装测试,确保准。很快仿制出同款炮和弹,生产线24小时转,工人运材料,焊炮管,校瞄准。新炮通过铁路汽车送到朝鲜,补志愿军火力,在后战役支援阵地。 吴瑞林继续指挥42军,挖工事,设反坦克位,挡敌推进。1952年回国,当海南军区司令,管海岛防务,查沿海哨所,督部队训。后调海军南海舰队司令,带舰队南海巡,查船维护,练舰炮操作。再后任广州军区副司令,计划军区演习,现场看部队机动,直至退休。1995年4月21日,他在北京病逝,得中将衔。 邢嘉盛战后继续打,指挥营阻击,在前沿设机枪位,轮换射击。战争结束留军,升职,管边境防。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他带队打同登,在丛林推进,投手榴弹砸敌火点,抢武器补弹。他的军旅长,直至退役。

0 阅读:65

评论列表

123456

123456

2
2025-09-01 16:48

从图片上看,还是多管的,火力肯定猛

猜你喜欢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