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兴起以后,调侃辱骂宋高宗就成了政治正确。但是南宋坚持了152年,而南明却只存在18年。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无疑是宋高宗赵构的个人能力。 赵构出生在1107年,是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那时候北宋还处在相对稳定的时期。他从小在宫廷长大,但因为母亲地位不高,没得到太多关注,早年封为康王。1126年金军围攻汴京,他被派去金营当人质,后来被放回,负责河北兵马事务。这段经历让他接触到军事和外交的基本操作。 靖康二年,金军攻破汴京,徽宗和钦宗被俘,赵构当时在河北,避免了被抓。他南下到南京应天府,在那里登基,建立了南宋政权,改年号为建炎。那时候南宋局面乱成一锅粥,金军追击,内部军阀作乱,他多次转移都城,从南京到扬州,再到杭州和越州。 在位初期,他处理了不少内部叛乱,比如建炎三年苗傅和刘正彦发动兵变,逼他让位给儿子,他后来复位,镇压了这些人。赵构重用秦桧这样的官员,推动对金和议,同时解除了一些将领的兵权,比如韩世忠和岳飞。他生育问题多,没亲生儿子,选了赵昚作为继承人,这赵昚是宋太祖的后裔。 赵构统治期间,南宋从混乱中逐步稳定下来,他注重重建行政体系,设立各种机构来管理财政和军事。绍兴十一年,和金签订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划定边界,这让他能集中精力处理内部事务。他在位三十五年,1162年禅位给赵昚,自称太上皇。 南宋从1127年建立到1279年灭亡,维持了152年,这在历史上算得上一个偏安政权的长寿例子。相比之下,南明从1644年弘光政权开始,到1662年永历帝被杀,只存在了18年。两者起点类似,都是北方政权灭亡后,在南方重建,面对强大敌人入侵。但南宋能撑那么久,很大程度上靠赵构的个人能力,他从几乎一无所有的局面起步,逐步巩固了政权。 赵构继位时,北宋中央军队基本没了,国库被金人抢空,开封官员大多被俘,各地军阀割据。他就凭着皇室身份起步,没钱没兵没可靠的班底,这和南明诸帝差不多,比如弘光帝朱由崧也是在南京仓促登基,面临清军压力。但赵构用了十六年时间,对内清除权臣和跋扈将领,比如贬黜黄潜善和汪伯彦,镇压叛军头目,重建中央控制。他设立枢密院和三省这样的机构,加强对地方的监督,避免军阀坐大。 对外,他收复了秦岭和淮河以南的地区,通过一系列战役和外交手段。1130年代,金军多次南侵,他调集岳飞、韩世忠等将领抵抗,虽然没拿回中原,但稳住了南方疆界。绍兴和议后,南宋进入相对和平期,经济开始恢复,农业和商业发展起来,这为后期抵抗蒙古提供了基础。 南明为什么短命?内部党争太严重,东林党和阉党的余波还在,弘光朝就闹太子案,隆武和永历时期,诸王互不统属,军阀如左良玉和孙可望叛变不断。清军统一行动,迅速南下,南明没时间整合力量。赵构的做法不一样,他果断压制内部异己,推动和议换取喘息时间,这点上他的政治手腕更务实,虽然被批评软弱,但确实让南宋多活了上百年。南宋的经济底子也比南明强,南方开发早,税收稳定,而南明继承了明末的财政崩溃,没法快速恢复。 当然,原因不只赵构一人,金军的内部问题也给了南宋机会,金太宗时期政策摇摆,没全力灭宋。而清军入关后,迅速平定北方,实力更强。但赵构的领导作用不可忽略,他从低谷拉起政权,避免了南明那种快速崩盘。 赵构禅位后,南宋进入孝宗时期,赵昚即位为宋孝宗,他推行一些改革,试图北伐,但隆兴北伐失败,又签订和议。孝宗在位二十七年,期间南宋经济继续增长,出现乾淳之治,社会相对安定。赵构作为太上皇,住在德寿宫,影响朝政,特别是反对北伐,多次干预决策。 金军在完颜亮时期又南侵,1161年采石矶之战,南宋军队击败金军,这巩固了和议基础。赵构晚年生活安定,朝廷给他丰厚待遇,他活到1187年,死于德寿宫,享年81岁。葬礼规格高,孝宗守丧三年。南宋在他奠基后,继续存在,直到蒙古兴起。 蒙古从1235年开始全面入侵南宋,襄樊之战是转折点,宋军守了六年后失守。1276年临安陷落,恭帝被俘,宋度宗的儿子们南逃,建立行朝。1279年崖山海战,南宋残军败亡,陆秀夫带着幼帝跳海,南宋彻底灭亡。 赵构的遗产是复杂的,他稳定了南宋,但杀岳飞和求和政策被后世诟病。南宋的持久证明了他的能力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挥了作用,而南明缺乏类似领导,导致快速瓦解。历史看,南宋的经验在于及时整合内部,换取生存空间,这点赵构做得比较到位。
互联网兴起以后,调侃辱骂宋高宗就成了政治正确。但是南宋坚持了152年,而南明却只
运赛过去
2025-09-01 16:35:34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