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淞沪战场,一名20岁的农村小战士接到任务——找出困住连队的日军狙击手。这名小战士曾是猎手,有着过人的耐心,他带着步枪,趁着夜色爬向布满双方遗体的前沿地带。
他钻进尸体缝隙,用泥与血伪装自己,像真正的遗体般一动不动。烈日下,腐烂的恶臭与血腥味刺鼻,蚊虫在脸上爬,肌肉僵硬酸痛,汗水浸得眼睛生疼,可他始终紧盯对面废墟,心里只有“不能动,要为战友扫清威胁”的念头。
四个小时后,对面断墙砖缝中闪过一丝微弱反光——那是狙击镜的光!他缓缓调整枪口,花了五分钟瞄准,而后轻轻扣动扳机。枪响后,对面再无动静,他又等了半小时确认,才拖着几乎散架的身体返回阵地。
我们重提这个故事,不是宣扬仇恨,而是铭记:在黑暗岁月里,无数普通人用血肉与坚韧,展现出强大的定力。这种漫长坚守的力量,不仅能在战场上击退敌人,也提醒着我们,真正的强大从不是瞬间爆发,而是在困境中守住本心、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