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3月,温玉成接到紧急命令,匆匆前往军委开会。不料,半路却意外遇到了毛主席。毛主席看到他时,眉头微皱,问道:“你就这样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去开会吗?” 温玉成,1915年10月30日生在江西赣州兴国县长冈乡一个穷苦农民家。小时候,地主和军阀的压迫让他吃尽苦头,也点燃了他心里的革命火苗。1929年,14岁的他加入共青团,次年投身红军,1932年正式入党,从此走上戎马生涯。土地革命战争中,他当过警卫营干事、独立团总支书记,还做过红五军团骑兵团政委,跟着部队打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1934年,他参加长征,跋山涉水,吃尽苦头,为革命胜利出了不少力。 抗战爆发后,他调到新四军,干过抗大区队长、新四军第六师十八旅旅长兼政委,还当过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在苏中地区,他带着部队跟日军打游击,硬是把敌人打得头疼,稳住了抗日根据地。抗战胜利后,他被派到东北,担任松江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在哈尔滨东南的阿城整编地方武装,组建了东北民主联军独立二师,当上师长。1946年5月,他在盘石城打了个漂亮仗,灭了敌军一个加强营,后来又在双阳县追着敌人打,歼灭一个师,跑得快、打得狠,人称“铁脚师长”。解放战争中,他参与围攻长春、解放沈阳,关键时候总能立功。 1950年,温玉成当上志愿军第40军军长,带着部队首批入朝打抗美援朝。10月25日,他在两水洞指挥部队开了第一枪,干掉几百敌人,缴了一堆装备,士气大振。虽然砥平里战斗吃了点亏,他冷静判断,果断撤退,避免了更大损失。1955年,他被授中将军衔,靠着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本事,继续在军队里挑大梁。 1968年3月,温玉成接到军委紧急命令,要他赶紧去开会。那时候,中苏关系紧张得像拉满的弓,边境冲突越来越多,尤其是珍宝岛那边,已经擦出了火花。苏联在边境屯了重兵,摆出一副要干架的架势。温玉成半路上碰见毛主席,毛主席问他为啥一个人去开会,这话听着随意,其实透着大事要来的信号。到了军委,他才知道,自己被任命为北京卫戍区司令,负责守住首都这块地盘。 这活儿可不是闹着玩的。北京是国家的核心,安全不能出半点差池。毛主席特别交代,既要保证北京稳如泰山,又得在边境上拿捏分寸,别让冲突闹成全面战争。温玉成一听,心里明白,这担子重得不得了。他上任后立马行动起来,查防务、搞演练、跑驻地,忙得脚不沾地。他还给边防部队下了死命令:不主动挑事,但苏联要是敢动手,必须狠狠还击,绝不能丢了解放军的脸。 1969年3月,珍宝岛的事态彻底炸了锅。苏联边防部队偷袭中国巡逻兵,冲突一下子升级。温玉成早有准备,命令驻守部队迅速反击。解放军靠着拼劲和战术,把入侵的苏军打得鼻青脸肿。苏联不甘心,又派坦克和步兵来硬抢,摆出一副要全面开战的模样。温玉成沉得住气,一边跟军委汇报,一边协调前线。他还让北京卫戍区部队随时待命,准备支援东北,摆明了告诉苏联:中国不是好惹的。 这场仗打得漂亮,解放军守住了珍宝岛,苏联掂量了一下代价,只能偃旗息鼓。双方最后停火,中国保住了实际控制权。温玉成的部署和指挥,既顶住了压力,又没让事态失控,硬是把国家主权护住了。这仗打完,他的名字在军史上又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珍宝岛之后,温玉成没闲着,继续在军队里干大事。他拿抗美援朝和珍宝岛的经验教训,抓部队训练,把战斗力往上拔。晚年,他写回忆录,把战场上的事儿讲给后人听,激励年轻人。1989年10月29日,他因病去世,享年74岁。葬礼上,军界老战友都来送他,场面肃穆又感人。他的故事被写进史册,成了解放军的光荣一页。 温玉成这一辈子,从穷小子到中将,靠的是胆识和信念。他在抗美援朝里豁出去拼,在珍宝岛上沉稳应对,没花架子,全是真本事。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国家安全不是喊出来的,是实打实干出来的。
1968年3月,温玉成接到紧急命令,匆匆前往军委开会。不料,半路却意外遇到了毛主
历史趣闻社
2025-08-23 10:22:1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