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6月,福州军区司令韩先楚上将叫来秘书,嘱咐:“你去汤井巷招待所,宣布一

万物知识局 2025-08-18 10:04:01

1972年6月,福州军区司令韩先楚上将叫来秘书,嘱咐:“你去汤井巷招待所,宣布一项任命。”谁料秘书竟讲:“上级已经下了通知,您是司令,他是副司令,哪有正职通知副职的道理?”韩司令回答:“你不懂。”

那年6月的一天,韩先楚上将的办公室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从红二十五军走出来的他刚接到中央军委的任命通知,桌上还摊着几份待批的文件。

他抬头看了眼墙上的作战地图,突然对身边的秘书说了句:“你去汤井巷招待所,宣布一项任命。”

秘书愣了一下,下意识回道:“上级已经下了通知,您是司令,他是副司令,哪有正职通知副职的道理?”韩先楚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眼睛微微眯起:“你不懂。”

当时许多开国将领刚刚结束审查,正等待重新分配工作,而汤井巷招待所里住着的不是别人,正是韩先楚的老战友陈再道和李志民。

这二人都是战功赫赫的上将,一个曾指挥过上甘岭战役,一个在抗美援朝时立下汗马功劳,此刻却因为历史原因暂时离开了军队。

不过,韩先楚让秘书去通知任命,也不是所谓的摆官架子,他向来最重战友情谊,之所以要亲自跑到招待所,就是要给老战友们一个惊喜。

当陈再道推开房门看见韩先楚站在门口时,二人心中很是激动相拥在一起,眼眶逐渐泛红。

韩先楚拍着陈再道的后背说:“老陈啊,咱们又能一起带兵了!”陈再道没有说话,只是重重地点头。

而这次人事安排也颇有深意,陈再道被任命为福州军区副司令,李志民出任政委,都是经过中央军委反复斟酌的。

要知道福州军区当时肩负着对台防务重任,需要这些经历过大战考验的老将坐镇。

更重要的是,该任命标志着这些老同志正式恢复工作,对他们个人和家庭都有着特殊意义。

查阅当年的档案资料会发现,老将军们的复出都是有原因的,1972年前后,中央正在逐步恢复被错误打倒的老干部工作,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了许多开国将领的安置问题。

福州军区的安排,既考虑到这些将领的军事才能,也照顾到他们之间的战友情谊。

再加上韩先楚和陈再道在红军时期就相识,抗战时一起在冀鲁豫根据地打过游击,彼此知根知底。

不过,陈再道接到任命时说的那句话特别实在:“只要能穿回这身军装,当个排长都行。”

这些老将军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现在能重新回到部队,确实不在乎职务高低。

李志民后来在回忆录里写道,重新穿上军装那天,他对着镜子整理了半个多小时,把每个褶皱都抚平,就像当年第一次参军时那样。

这次人事调整在军内引起不小反响,许多老干部看到这些老将军复出,都感到振奋。

福州军区的官兵们更是欢欣鼓舞,毕竟能跟着这些战功赫赫的将领训练执勤,对部队战斗力提升大有裨益。

有老战士回忆,陈再道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下连队,和战士们一起吃大锅饭,手把手教他们战术动作,完全看不出是个上将。

后来,韩先楚谈起这件事时说,他坚持亲自去通知老战友,就是要表达一个态度:革命同志之间没有上下级之分,只有生死与共的情谊。

不可否认的是,老将军们复出后,确实为军队建设作出了新贡献,陈再道在福州军区狠抓战备训练,李志民着力整顿政治工作,韩先楚则统筹全局,使福州军区成为当时战备水平最高的军区之一,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老将出马确实一个顶俩。

现如今再看那段历史,最打动人的不是职务安排本身,而是历经磨难依然不变的战友情。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能顶着压力为老战友奔走,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担当。

信息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韩先楚将军传略》 解放军报《开国上将陈再道的军旅生涯》 中央文献出版社《李志民回忆录》 人民网党史频道《1972年军队老干部复出工作始末》

0 阅读:1642

猜你喜欢

万物知识局

万物知识局

每天一个小科普,了解更多新知识 归之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