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三大缺德事”,人们干了几百年还乐在其中,现在依旧有人干!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丑陋行径如附骨之疽,即便跨越岁月,仍隐隐散发着腐臭气息。 古代曾有三桩延续百年的 “缺德事”,它们宛如黑暗的镜子,清晰映照出特定环境下人性所能堕入的贪婪与残忍深渊。 先说说“吃绝户”。 在旧时的熟人社会,当一个家庭无儿无女、香火断绝,悲剧往往才刚刚拉开帷幕。 围绕逝者留下的微薄家产,一场打着“代办后事”旗号的掠夺大戏旋即上演。 村里那些有头有脸之人,堂而皇之地全盘接管一切,用死者的钱财大肆操办流水席,宴请全村。 原本庄严肃穆的葬礼,瞬间沦为一场集体狂欢盛宴。 更过分的是,新寡的遗孀竟还要身着孝服,向那些正大快朵颐、吞食自家财产的 “宾客”们逐一敬酒。 在某些地区,这种恶劣行为甚至被扭曲的乡规民约“合法化”。 而在现代社会,类似的“吃绝户”现象也并未销声匿迹。 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将目标锁定独生子女家庭,通过婚姻手段,妄图在老人离世后侵吞其家产。 就如上海曾曝出的一起事件,男子胡某盯上智力残疾的傅女士,先是伪装老实体贴,骗取傅女士信任与之结婚。 婚后原形毕露,不断索取钱财,最终哄骗傅女士偷走奶奶银行卡,卷走450万巨款,致使老人悲愤离世,傅女士陷入绝境。 “盗掘祖堂”同样令人发指。 在那个尊崇“入土为安”的时代,刨人祖坟堪称不可饶恕的重罪。 可当贪婪膨胀到极致,连官方都沦为始作俑者。 东汉末年,朝廷为筹集军饷,公然设立官职,组织军队有系统地盗掘前朝帝王陵墓。 上行下效,民间盗墓迅速发展成一条完整产业链。 甚至有盗墓团伙荒唐到在报纸上刊登广告,自称“专业处理古墓”,实则干着掘墓焚骨的勾当。 这些人并非走投无路,纯粹是被对财富的病态渴望蒙蔽了心智,不惜选择这条亵渎祖先、泯灭良知的邪路。 放到当下,虽大规模盗墓行为因法律严厉打击有所收敛。 但仍有一些不法分子为了利益,在偏远地区偷偷摸摸干着破坏古墓的勾当,严重损害文化遗产。 再看“欺凌残疾”。 “打瞎子骂哑巴” 这句俗语,精准勾勒出一种怯懦且恶毒的行为。 行凶者专门挑选残疾人作为施暴对象,背后是一番卑劣算计。 他们深知瞎子看不见行凶者面容,事后无法指认;哑巴无法呼救,更难以反抗。 这让他们得以在毫无风险、无需付出任何成本的情况下,肆意宣泄内心的挫败与恶意。 古代社会中,甚至出现了所谓“打骂专业户”,生活稍有不顺,就将残疾人当作“出气筒”。 在如今的网络世界里,类似的“欺凌”也换了形式。 一些键盘侠躲在屏幕背后,对身体或精神有缺陷的弱势群体恶语相向,用恶毒语言进行网络暴力,给受害者带来巨大心理创伤。 这些野蛮行径,看似只属于遥远的过去,实则它们的阴影从未真正消散,只是悄然换上了现代的伪装。 这警示着我们,人性的幽暗面始终存在,一旦法律松懈、道德滑坡,便会卷土重来。 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筑牢法律与道德的坚实防线,守住内心的良知底线,才能有效抵御这些跨越时空的邪恶。 在大家的生活中,是否也曾察觉到这些古老劣行以新形式出现的蛛丝马迹呢?
古代“三大缺德事”,人们干了几百年还乐在其中,现在依旧有人干! 在人类历史的
和安说娱乐
2025-08-18 19:01:24
0
阅读: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