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就能用热水造冰了,这项技术被称为“夏造冰”。制冰时,古人将水倒入一个大坛子中,烧开后将坛子密封起来,用绳子吊着慢慢放入深井之中,浸泡3至4天,一坛冰就造好了……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古人夏天用的冰是哪里来的) 在如今,炎炎夏日里,空调与冰箱为我们带来清凉,制冰更是轻而易举。 可你是否想过,在遥远的古代,没有现代科技的助力,古人是如何在酷热中获取那一抹清凉的呢? 一项名为“夏造冰”的神秘技术,展现了古人令人惊叹的智慧。 两千多年前,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了这样一种神奇的制冰方法。 “取沸汤置瓮中,密以新缣,沈 (井) 中三日成冰。” 这句话的意思是把烧开的沸水装入陶瓮,用崭新细密的丝绸紧紧封口,然后缓缓沉入深井之中,静静等待三天。 再取出时,瓮中的水竟奇迹般地凝结成了冰。 这项技术在《淮南子・齐俗篇》等典籍中也有提及。 然而,它却如昙花一现,后来神秘失传,只留下这段简短而令人费解的记载,成为千古谜团。 在古代,冰可是极为珍贵的稀罕物。 那时,主要靠“冬藏夏用”来获取夏日之冰。 寒冬时节,人们费力地从河里凿取大冰块,再艰难地运到地下冰窖储存。 但这方法局限性很大,极度依赖天气与地域,北方相对容易,南方就困难重重,且天然冰融化后杂质众多。 即便如此,冰仍是奢侈品与权力的象征。 宋朝皇帝三伏天会举行“颁冰”仪式,赏赐冰块给重要大臣,那是无上荣耀。 春秋贵族用“冰鉴”青铜器,以冰为酒降温。 商人靠藏冰能将江南金枪鱼活着运往京城,卖出天价,冰还能入药、用于丧葬保存遗体。 正是对冰的强烈需求,催生了“夏造冰”技术。 当现代科学家将目光投向这句古老记载时,好奇的火焰被瞬间点燃。 起初,“姆潘巴效应”似乎能解释这一现象。 该效应表明在特定条件下,热水比冷水结冰更快,这一理论看似与“夏造冰”完美契合。 紧接着,生物学家提出“冰核细菌”的说法。 他们认为,自然界中某些细菌分泌的蛋白质可充当“冰核”,让水在零下两三度就能结冰。 然而,理论虽美好,实践却残酷。 著名物理学家洪震寰多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物理学史家李志超指导学生实验,虽能得到极低温的“过冷水”,但要让其结冰,条件极为苛刻,稍有扰动便前功尽弃。 直到2005年,湘潭大学的雷教授团队经过反复实验与严谨物理分析,终于揭开了“夏造冰”的神秘面纱。 原来,其原理并非依赖“姆潘巴效应”或神秘细菌,而是一套精妙绝伦的物理组合。 首先,沸水产生的大量水蒸气将瓮内空气几乎全部排出,营造出纯净的水蒸气环境。 接着,密封的滚烫陶瓮沉入深井,巨大温差使水蒸气迅速冷却凝结成水,瓮内形成近乎真空的低压环境。 最后,当从井中提出陶瓮时,内部低压促使水剧烈蒸发,蒸发过程强烈吸热,致使水温瞬间降至冰点以下,从而凝结成冰。 今年八月,湘潭大学低温实验室再次复刻这一实验,用现代仪器精确测量。 当井水温低于7℃且气压骤降约12kPa时,200毫升沸水在72小时内成功结出不足十克的冰晶。 这一成果首次以可重复的方式,让古籍中的记载在现代仪器上得以验证。 在全球多地高温不断刷新纪录的当下,回望两千年前古人挑战高温、创造清凉的智慧,怎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古人虽不懂复杂的气压、相变和热力学定律,却凭借敏锐的观察力与无数次尝试,摸索出这套驾驭自然规律的方法。 这也让我们深思,在那些古老典籍中,究竟还隐藏着多少超越时代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与解读。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就能用热水造冰了,这项技术被称为“夏造冰”。制冰时,
和安说娱乐
2025-08-16 12:43:38
0
阅读:12888
武寒旭
表示狠狠的怀疑
川坝坝的龙门阵 回复 08-16 20:31
可以自己动手做做啊
苟苟炊烟 回复 08-16 20:23
还有一种是,水在负压作用下蒸发,一样可以制冷。
用户10xxx86
我们与阁下无冤无仇,阁下为啥要拿我们当傻子?
若有所思 回复 08-16 22:07
你是傻子不要拉上别人
蹉跎
古人可能有地理限制,某些地下水超冷区域才能实现吧,如果能轻松实现古代早就推广开了,毕竟成本优势明显。
了大师_两千屠龙术
没必要吹嘘古人,古籍记录一下奇闻就和小编骗点流量差不多
肖华
深井冰。
826N2
中国远古时代就能造宇宙飞船上月球,黄帝内经就能治疗癌症,让人平均寿命达到三十岁。
十里坡剑神 回复 08-16 22:59
我尼玛!
用户64xxx90 回复 08-16 23:06
都说平均了 战乱死的人怕不制止上亿 那可是青壮年
和平使者
如果这个技术具有实用性,那为什么北京还要冬天采冰送进冰窖?
暗影中的叹息 回复 08-16 22:13
你没这么大的井给你生产冰
其实我喜欢你啊 回复 08-16 23:19
我刚百度了一下,目前能搜到的,古代最大的陶瓮腹径65厘米,高就更小了!最大的一个玉瓮是元代的倒是有170多厘米,重达3500斤[抠鼻][抠鼻]所以按照常理来说,古代制冰用的陶瓮,应该不会比65厘米的腹径大!
窗外不归的雲
表示不是亲眼所见,是万万不敢相信[哭着笑]
wthln2008
这事跟水变油有一拼啊
TOCCATA
商人靠藏冰能将江南金枪鱼活着运往京城???小编你这是什么胡话[横脸笑]
白人没你黑
现在新疆人都还喜欢冬天储存冰块夏天用,古人也是储存冰块而已
致敬乌雅兆惠
压缩机工作原理。是和这个相反吗?
用户10xxx92
这是科学。这应该是真的。
斗篷幽灵 回复 08-16 22:20
uc上就不要看科学了,前几天看见一个中微子发电的,太炸裂了,下面一堆人点赞
花雨满天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浮尘里有大千世界
我知识浅薄。这不可能吧!放井里就能结冰了!?
用户10xxx30
古代人的智慧无与伦比…
EVi 军龙
知不知道什么叫做瓮,把人装进去还绰绰有余
香瑤媚柳 回复 08-16 22:21
瓮中捉鳖
用户10xxx12
那得是多深的井啊!
辉大狼 回复 08-16 22:29
四川盐井明朝就过千米了
用户10xxx03
有点知识吧。太假了
游方郎中
😳😳😳😳😳😳
从前有座山
古代热天制冰是用硝石吧
烟雨江南
跟用水制氢造能源氢汽车一个原理,博主的股票涨千倍
OUT-man
打开门,把大象赶进去,关冰箱门。完活儿
冰川
采用了热泵技术结合卡诺循环
美美与共 和而不同
感谢发明压缩机地人,要不怕热的人夏天难过啊!
用户17xxx85
说不定是添加了什么
漂泊流浪风
看不懂是作者在讲深井冰,还是深井冰说的就是作者?
风之男子
有人试过没?
司徒有虚名
以前在农村多个水井打水,发现夏天深井比浅井的水冷很多!
嘴角上扬的微笑
这个很早就听说过!不知真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