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信不立啊!尤其是大国,尤其是大国的领导人,必须要有自己的信用!特朗普最大的问题就是实在是太商人了!今天都是9号了,昨天8号就是特朗普最后通牒的日子!风平浪静的! 8月8日,原本是特朗普给俄罗斯划下的“最后通牒日”,要么停火,要么美国就要对俄罗斯及其能源买家实施更严厉的制裁。 结果,没有新的制裁,没有激烈的外交交锋,甚至连特朗普自己都没再提这茬,这不禁让人想问:所谓的“最后通牒”,到底是认真的战略威慑,还是做戏啊? 特朗普的外交风格一直是高调放话,极限施压,然后……看情况调整,这次对俄罗斯的“最后通牒”也不例外。 7月初,他威胁俄罗斯50天内停火,后来期限缩短到8月8日,搞得像是真要动真格一样,结果8月7日,特朗普的特使威特科夫跑去莫斯科见了普京,带回来的不是强硬表态,而是一份“对俄罗斯有利”的停火方案,乌克兰撤军、俄罗斯保留占领区、美国解除部分制裁。 先放狠话制造紧张气氛,然后私下谈个对自己有利的“交易”,最后宣布“胜利”这是特朗普惯用手段,但国际政治不是商业谈判,国家的信誉不是股票,可以随意涨跌。 一个大国领导人如果总是“说最狠的话,做最软的事”,盟友会怀疑你的承诺,对手会看轻你的威胁,最终只会削弱自己的国际话语权。 更耐人寻味的是,特朗普和普京即将进行的谈判,乌克兰和欧洲居然被排除在外,仅由双方讨论乌克兰的未来。 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只能通过视频会议和欧洲领导人紧急协调立场,强调“欧洲必须参与谈判”,这场景像极了两个老板在谈生意,而真正受影响的员工连会议室都进不去。 特朗普的逻辑很简单:乌克兰的战争对美国来说是“欧洲的问题”,他不想再花钱填这个“无底洞”。 所以他的目标不是帮乌克兰赢,而是尽快“停火”,哪怕这意味着乌克兰要割让领土,这种“交易思维”对乌克兰来说无疑是残酷的,毕竟过去三年半的血战,换来的可能是被迫接受既成事实。 但现实是,乌克兰的军援越来越依赖美国,而特朗普已经暗示,如果泽连斯基不配合,美国可能直接切断援助。 普京显然看透了特朗普的算盘,俄军目前在战场上占据优势,边谈边打,用“空中停火”之类的表面让步稳住美国,同时继续地面攻势,争取在谈判桌上拿到更多筹码。 这种策略能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特朗普的“交易心态”让俄罗斯看到了机会,如果美国真的想彻底压垮俄罗斯,就不会在最后通牒日毫无动作;如果美国真的坚定支持乌克兰,就不会私下和俄罗斯谈“领土让步”。 普京现在要做的,就是等特朗普为了自己的“外交政绩”妥协,而乌克兰和欧洲的立场,反而成了次要因素。 虽然特朗普的“最后通牒”成了空谈,但这并不意味着和平的到来,反而可能预示着更大的风险,如果美国的外交信誉持续下滑,未来的国际危机可能更难通过谈判解决。 而对于乌克兰来说,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是接受美俄安排的“和平”,还是继续孤军奋战,至于特朗普,他或许觉得自己又“赢”了一局,毕竟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还在等着他。
特朗普再威胁对印度加税,这下让尼基·黑利终于坐不住了,她强烈批评特朗普的做法,她
【36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