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蜂群(攻击端)综合逻辑
一、无人机蜂群(攻击维度)
作战逻辑:以 “数量饱和+智能协同” 突破防御,覆盖 侦察、打击、电子干扰 等任务,核心是 “低成本规模化+数据链协同”(如百架级集群同步行动)。
产业链关键:
整机:分 “中大型察打主力”(支撑体系战,如翼龙、彩虹)和 “微型蜂群节点”(低成本、高数量,执行自杀式攻击/干扰);
零部件:导航(北斗)决定精度、动力(航发/活塞)决定航程、材料(碳纤维)决定成本与性能、数据链(海格通信)决定协同能力,是蜂群作战的 “技术底座”。
二、无人机板块个股解析(按产业链环节)
▶ 整机(体系核心,直接承载作战任务)
1. 中无人机
定位:国内 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绝对龙头(翼龙系列),覆盖军用侦察/打击、民用应急测绘。
技术壁垒:翼龙-2续航超20小时,可挂载12枚导弹,对标美军MQ-9;
军贸+国内双轮:翼龙在中东实战(沙特、阿联酋采购),国内随“蜂群体系”建设加速列装;
蜂群协同:作为 “蜂群母机” ,指挥微型无人机集群,构建“高低搭配”作战体系。
2. 航天彩虹
定位:央企(航天科技)背景,彩虹系列覆盖 “侦察→察打→隐身→舰载” 全谱系,民用拓展气象、海洋监测。
全产业链协同:自主设计+制造,舰载无人机(适配海军)打开航母编队侦察新场景;
成本优势:批量生产支撑 “微型蜂群机” 低成本化(百元级单价),民用业务(气象探测)平滑军品周期;
隐身突破:彩虹-7隐身无人机,填补高端察打空白,适配高威胁战场。
3. 海格通信
定位:无人机的 “神经中枢”(数据链+指挥控制) ,而非单纯整机厂。
技术稀缺:抗干扰数据链(保障蜂群远距离协同,突破电磁压制),是蜂群作战 核心瓶颈;
多域延伸:从无人机通信拓展至卫星通信、指挥系统,绑定军方“无人作战体系”顶层建设;
民用协同:北斗导航+通信模块,赋能民用无人机(物流、巡检)。
▶ 零部件材料(产业链基石,决定性能与成本)
4. 北斗星通
角色:无人机的 “眼睛” ,提供 北斗高精度定位+惯性导航备份(抗电磁干扰)。
蜂群基础:多机编队需厘米级定位,北斗模块替代GPS,保障自主可控;
技术延伸:惯性导航+卫星导航融合,覆盖复杂环境(山区、电磁屏蔽区);
军标认证:北斗芯片通过军方测试,直供中无人机、航天彩虹。
5. 航发动力
角色:无人机的 “心脏” ,覆盖涡喷/涡扇(高端机)、活塞发动机(中低空)。
高端壁垒:军用航发技术(如涡喷-11C)下沉,支撑高速/隐身无人机;
国产替代:打破海外垄断,降低蜂群无人机成本;
规模效应:军贸+国内列装,驱动发动机产线放量。
6. 光威复材
角色:无人机的 “骨架” ,碳纤维占机身重量超60%(减重、高强度)。
成本+性能:国产T700级碳纤维规模化生产,支撑蜂群“低成本+高性能”;
军标认证:航空级碳纤维直供中无人机、航天彩虹;
技术迭代:布局T1000级高端碳纤维,适配未来高速无人机。
7. 宗申动力
角色:中低空无人机的 “经济型心脏”(民用为主,军用低端补充)。
民用垄断:活塞发动机市占率超60%,覆盖植保、测绘无人机(蜂群“侦察微单机”主力);
技术延伸:混合动力(燃油+电动)提升续航,适配蜂群“长待机”;
军品突破:小型活塞发动机进入军用低端无人机供应链。
8. 航天电子
角色:无人机的 “大脑” ,覆盖飞控、数据链、制导武器。
系统集成:从飞控到弹药全链条,绑定航天系整机厂(航天彩虹);
军品属性:高可靠性、抗干扰,满足军事任务;
协同效应:共享航天科技导弹、卫星技术资源。
9. 中航高科
角色:无人机 “骨架加工厂” ,碳纤维结构件(机身、机翼)。
产能绑定:为中无人机、航天彩虹定制结构件(如翼龙机翼一体成型);
技术协同:复材成型工艺(热压罐、自动铺丝)降重、降本;
军民融合:民用大飞机技术反哺无人机。
10. 鸣志电器
角色:无人机的 “关节” ,飞控舵机、云台电机。
精度壁垒:步进电机+运动控制,保障蜂群编队变换、精确打击;
多域拓展:从工业自动化延伸至无人机,民用+军用双轨;
进口替代:打破日本垄断,进入中无人机供应链。
11. 新雷能
角色:无人机的 “血液” ,高能电池、电源模块。
军品认证:军工级电源适配极端环境;
技术突破:锂硫电池研发,提升续航;
绑定龙头:供货航天彩虹、海格通信,电源占成本15%+。
12. 利君股份
角色:无人机 “新势力” ,超临界发泡材料+精密加工。
转型弹性:发泡材料降重30%+,适配蜂群“低成本+轻量化”;
绑定龙头:供货航天系、中无人机,2024年无人机收入占比超15%;
技术壁垒:发泡模具自主研发,打破海外垄断!
(注:分析基于公开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军工股需跟踪政策、订单;民营企业需关注技术落地与市场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