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日本战败以后,驻中国东北关东军陆军野战医院院长挥着军刀,用刀尖顶在护士

正又直说事 2025-08-09 10:22:00

1945年日本战败以后,驻中国东北关东军陆军野战医院院长挥着军刀,用刀尖顶在护士伊藤郁子胸前,逼迫她跳入牡丹江,无奈之下的伊藤郁子,面对湍的滔滔江水纵身跳入!

主要信源:(中国新闻网——日本女护士二战嫁中国兵不回国 一生为日军赎罪;环球网——二战日本女护士嫁中国军人 称用一生为日军赎罪)

1945年8月东北牡丹江边发生了一场惨剧。

日军第一陆军医院院长嘉悦三毅夫举着手枪,逼迫两千多名医生护士和伤员集体跳江。

这个日本人害怕医护人员被中国军队俘获后会揭露日军暴行。

于是逼着穿白大褂的和缠绷带的人相继跳进湍急的江水。

二十五岁的日本护士伊藤郁子在水里挣扎了三个多小时,靠着从小练就的好水性死里逃生。

伊藤郁子1925年出生在日本岩手县普通家庭,父亲是农林局职员。

家里三个孩子里她年纪最小,特别喜欢游泳。

谁也想不到这个爱好会在二十年后救她的命。

在当时的日本,学校总给学生灌输"战争光荣"的思想。

老师和家长都说中国人野蛮残忍,这让伊藤从小对中国充满恐惧。

后来她考进盛冈红十字护士学校,梦想着毕业去战场护理伤员报效天皇。

1945年春天,刚满二十岁的伊藤被派到中国东北,分在日军第一陆军医院当护士。

刚到中国两个月,日本投降的消息就传了过来。

医院院长是个狂热的军国主义者,他拒绝上级撤退命令,举着枪逼所有人跳牡丹江"殉国"。

伊藤亲眼看着昨天还一起工作的同事跳进江里瞬间被冲走。

轮到她自己时,她抱着一块浮木拼命划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日本人伤害中国人那么多,我要活下去赎罪。"

冰冷的江水卷着她漂了三个多钟头,直到岸上日本兵都走了才敢爬上来。

伊藤剃光头发装成男人混进逃难队伍,半路遇到解放军医疗队就主动报名帮忙。

刚开始她总担心身份暴露会遭报复,可无论是伤员还是军医都对她很和气。

有次护理双腿截肢的小战士,那孩子伤重快不行时,突然摸出珍藏的苹果塞给她说"谢谢你照顾"。

握着那颗发蔫的苹果,水里泡三小时没哭的伊藤嚎啕大哭。

这么善良的中国百姓,日本人怎么下得去手啊!

当日本侨民开始撤回国的消息传来,伊藤选择留在中国。

她被分配到牡丹江野战医院继续当护士。

靠着护士学校扎实的基本功,她成了抢救伤员的主力。

当时很多战士因失血过多休克,伊藤作为O型血总是第一个冲去献血。

在牡丹江工作期间,她的血先后救回107个中国人。

1950年伊藤调到山西康复医院,遇到小她一岁的解放军军官宗序定。

宗序定知道她是日本人还坚持追求。

1951年伊藤申请放弃日本国籍加入中国籍,同年两人结婚。

女儿出生后,全家跟着转业到丈夫老家江苏如皋,她在县医院重操旧业。

新中国刚成立那会儿医院条件艰苦,没自来水要排队挑水,没电灯点煤油灯。

伊藤常自掏腰包买鸡蛋肉食给营养不足的伤员开小灶。

三年里她义务献血十二次,体重瘦到不足六十斤。

1960年代有人给她扣"日本特务"帽子要批斗。

七十多个被她救过的伤员堵在院长办公室门口喊:"谁动伊藤护士我们就跟谁拼命!"

靠着病人集体保护才躲过一劫。

1972年中日建交后,离开家乡二十七年的伊藤回日本探亲。

从省市领导到患者都以为她不回来了,在欢送会上直抹眼泪。

当时日本生活水平远超中国,连日本首相大平正芳都承诺给她全家安排好工作住房。

可看着哭成泪人的中国丈夫女儿,伊藤两个月后准时回到如皋县医院。

她说这里有温暖的家和需要她的病人。

1987年退休后她当小学辅导员,还开日语夜校培训本地工人。

当时日本企业大量来江苏投资,她的学生都成抢手翻译。

1994年老伴去世后,日本方面又写信请她回去养老,承诺安排住房和子女教育费,她直接退回支票。

2016年冬,92岁的伊藤在如皋家中安然离世。

病床上最后的喃喃自语是:"想念日本樱花,更爱生活七十年的中国。"

有网友留言说得实在:"感恩的人该被记住。"

这个日本护士用一辈子证明,善意不分国界。

战争让她看透人性黑暗,却在中国找到灵魂归宿。

在丈夫去世后那些年,她还常到学校讲战争故事,教孩子们和平多珍贵

那些被她从牡丹江里救回的107条人命,那些主动保护她的70多个患者,都在诉说同一件事:真正的善良,终会冲破战争迷雾照见人心。

0 阅读:67
正又直说事

正又直说事

又正又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