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嫖上瘾了!2023年,贵州一老人到田里插秧时,意外捡到了107张50面值的纸币,几天后,老人通过民警把钱还给失主,次日,失主就说少了14650(少293张),邻居等人都可以作证,还一口咬定是老人拿的。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2023年5月,贵州台江县一位67岁的杨老汉在水田插秧时,意外踩到一个塑料袋。 打开一看,里面整整齐齐码着107张崭新的50元纸币,总计5350元。 老人顶着烈日步行三公里,把钱送到镇派出所。 民警通过钞票冠字号锁定失主是邻村经营杂货店的龙某夫妇,这笔钱是他们刚从农信社取的货款。 事情在第三天出现反转,龙某带着三个亲戚找上门,坚称丢失的是400张50元纸币,要求老人补交剩下的293张。 他们出示了银行取款凭证,还找来证人作证。村委会调解无果后,这起纠纷闹上了法庭。 一审判决老人需赔偿14650元,这个结果让村里炸开了锅。多位村民联名作证杨老汉为人正直,从无偷摸行为。 在二审期间黔东南州中院法官发现关键疑点:龙某在派出所签收时未提出异议,银行监控显示其当天分多次取款金额不等。 更蹊跷的是,三个证人中有两人是龙某堂兄弟。 2023年11月,法院撤销原判,认定杨老汉拾金不昧行为成立。这场持续半年的风波,最终还了老人清白。 钞票冠字号成为关键证据,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冷知识。银行新钞都会记录冠字号码,就像身份证号一样唯一。 民警正是靠这个技术锁定了失主,也证明了老人上交的就是原封不动的107张。 龙某夫妇的杂货店后来关了门,村里人说,自从那件事后,生意就一落千丈。 而杨老汉在2024年台江县道德模范评选中,获得了特别增设的“诚信老人”奖。 颁奖那天,他把5000元奖金全捐给了村小学。有记者问他为什么这么做,老人搓着满是老茧的手说:“田里刨食一辈子,图的就是睡个踏实觉”。 这个事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两种人生选择。一边是昧着良心索赔,最终失去信誉;另一边是宁可吃亏也要对得起良心,终获社会认可。 法律专家指出,类似纠纷中证据链至关重要。监控录像、第三方见证、物证溯源,这些都能有效保护善心人的权益。 现在村里人插秧时总爱开玩笑:“眼睛放亮点,别捡着钱反倒惹一身腥。”但说归说,遇到类似情况,大家还是会选择把东西交到派出所。就像寨老说的,山里的泉水清不清,要看源头活不活。人心要是浑了,给座金山也填不满。 贵州日报《台江县一老人拾金不昧反被起诉事件调查》 黔东南州中级人民法院《2023年度十大典型案例通报》 台江县融媒体中心《2024年度道德模范表彰大会举行》
白嫖上瘾了!2023年,贵州一老人到田里插秧时,意外捡到了107张50面值的纸币
亲姐姐的艾维
2025-08-09 04:43:2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