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私人副官兼保镖奥拓.京舍身高两米,健硕有力,对希特勒无限忠诚,希特勒自杀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8-06 17:19:43

希特勒的私人副官兼保镖奥拓.京舍身高两米,健硕有力,对希特勒无限忠诚,希特勒自杀前告诉京舍:“我死后把我的尸体烧了,我不想落入苏联人手里,” ,京舍虽然难过,但还是点头表示接受嘱托,希特勒自杀后,他独自一人把160多斤的遗体扛出地下室放火焚烧,让希特勒的死亡至今成谜,联军攻陷总统府后,京舍被捕,无论遭遇什么样的酷刑,他都拒绝和苏联人合作,在狱中还试图影响其它人,让别人也振作起来。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5年4月30日下午,柏林已经是一片废墟,战火把这座曾经辉煌的城市撕得粉碎,帝国的残影正随着烟尘缓缓消散,在总理府的地下室,奥托·京舍站在花园边的一处弹坑前,手里提着一桶汽油,风很大,火苗几次被吹灭,但他一次次点燃,直到火焰终于攀上那两具早已冰冷的身体,火光中,硝烟与汽油混合的气味刺鼻而呛人,炮声在不远处轰鸣,而他,却像个沉默的守夜人,执行着一项早在几天前就被交代的任务。   这并不是一个普通士兵的举动,奥托·京舍,此时不过28岁,却是纳粹领袖身边最为信赖的人之一,他的身高接近两米,肩宽体壮,站在人群中如同一堵墙,他的名字不如那些高级将领响亮,却在纳粹体系内部拥有特殊地位,他的任务并不复杂,却极其关键——保护那位在德意志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独裁者。   京舍出生在1917年的德国耶拿,家境普通,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经济崩溃、社会动荡,许多像他一样的年轻人在混乱中寻找方向,希特勒青年团以其纪律性和“国家复兴”的口号,吸引了大量青少年,京舍14岁加入这支组织,穿上制服、参加训练,逐渐被灌输一种铁血式的忠诚观念,他的身体条件让他在组织中格外突出,不久被纳入为纳粹高层服务的警卫旗队。   1936年,他进入希特勒的近身护卫圈,这不是一份普通的工作,他不仅要负责安保,还要检查食品、试吃药物,甚至在公开场合站在希特勒身后,维持一种“不可侵犯”的气场,从一名普通党卫军士兵到私人副官,他的地位随着时间稳步上升,1944年,他已是旗队长,军衔相当于上校。   京舍不多话,但做事极其细致,他在地堡中的位置紧邻最高指挥室,几乎每天都能第一时间接触到最敏感的信息,他习惯于迅速执行命令,不问理由,在纳粹权力体系中,这种“执行力”往往比思考更被看重,他的忠诚不仅体现在行动上,也体现在态度中——他从未表现出丝毫怀疑,哪怕是在战争即将失败的最后阶段。   1945年4月,苏联红军包围柏林,地堡成为最后的避难所,京舍一直留在那里,直到最后一刻,那几天,地堡里弥漫着绝望与沉默,希特勒知道一切都结束了,但他仍然关心自己的“身后事”——不想尸体被展示或利用,于是,他交给京舍一个任务:在他死后,将尸体彻底焚烧。   这个要求看似简单,实则极其沉重,当希特勒与爱娃·布劳恩结束生命后,京舍照着交代,将二人遗体抬出地堡,炮火已经逼近,天空中尘土飞扬,花园被炸得满目疮痍,他找来汽油,将尸体放入弹坑中点燃,火焰升腾而起,空气中传来焦灼的气味,他亲眼看着一切化为灰烬,只留下几块碎骨与金属残片。   战争结束后,京舍被苏联人俘获,他没有试图逃跑,也没有否认自己的身份,在莫斯科的监狱中,他被反复拷问,关于地堡中的最后时刻,关于尸体是否真的焚毁,关于希特勒是否真的死亡——这些问题他始终保持沉默,无论是强光照射、剥夺睡眠,还是长时间审讯,他几乎一字不改,档案中记载,他的双眼因拷打导致永久性损伤。   在苏联的监狱里,他度过了十年,1955年,苏联将他移交东德,次年他获得释放,没有人真正了解他那十年的生活,他从未公开谈论,重获自由后,他没有选择在东德生活,而是前往西德,在一个小城定居,此后的几十年,他拒绝接受任何采访,也没有撰写回忆录,邻居说,他每天都要烧掉当天的报纸,像是在与过去进行一种私密的告别。   2003年,他在西德去世,没有墓碑,只有骨灰被撒入北海,这位曾站在历史中心、亲历一段极端疯狂岁月的党卫军军官,就这样彻底消失在风中,人们至今仍然在争论他的一生究竟意味着什么。   有些人认为他是纳粹体制的盲目执行者,是极权机器的一个齿轮,他从未质疑命令,也从未反思后果,他对希特勒的忠诚被很多人视为一种病态,是非理性的极端表现,而另一些人则将他看作一个受时代裹挟的普通人,一个从小在宣传中长大的青年,被一步步推入那个疯狂的体制,最终不得不承担历史的重量。   信息来源:希特勒“自杀”一小时后乘私人飞机逃亡? 016-08-04 08:59 环球网、德国联邦档案馆、俄罗斯国家档案馆、英国帝国战争博物馆、德国《明镜》周刊1993年3月第11期《希特勒死亡调查报告》    

0 阅读:0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