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一名男子婚内出轨一名20岁女子,女子后来才发现男子已婚但是男子还是逼其

烟雨评社 2025-08-04 18:13:45

上海浦东,一名男子婚内出轨一名20岁女子,女子后来才发现男子已婚但是男子还是逼其跟他相处。男方有暴力倾向经常逼迫女子,后来女子实在忍受不了跳楼自杀。女子父母将男子上诉至法院,法院已作出判决。 一个20岁的女孩从17楼跳下,她已婚的男友李某,被她的父母告上法庭。最终法院的判决是,李某承担30%的责任,赔偿近60万。 这个结果让很多人不解。一条人命,为什么加害者只需要承担不到一半的责任,这30%的背后,是法律对一桩悲剧的精确计算。它认定李某有错,但主要的责任,还是在做出最终选择的死者自己。 在李某那边的说法是,他虽然结了婚,但和妻子感情早就破裂了。他真心爱着20岁的杨女士,把她当成未来的伴侣。 他告诉法庭,自己对杨女士坦白过婚史,并且承诺拿到上海户口就离婚娶她。为了证明这一点,他还说两人甚至一起去看过婚房,一切都是奔着结婚去的。 至于暴力,他承认有过“小打小闹”。他说自己确实咬了杨女士的肩膀,但那是在激烈争吵、情绪失控下的产物,并不是什么单方面的虐待。 但杨女士同事看到的,是另一个故事。李某最开始就是以“单身创业青年”的身份出现的,这是一段始于欺骗的关系。 当杨女士发现真相,并意识到李某根本无心离婚后,她想结束这段关系。从这时起,事情的性质就变了。李某拒绝分手,并且开始使用暴力。 他口中的“小打小闹”,在同事们眼里,是杨女士身上频繁出现的淤青和咬痕。这不是情侣吵架,这是单方面的控制和伤害。 事发那天,杨女士在公司崩溃大哭,告诉同事自己想分手,但李某用暴力威胁她,她根本走不掉。 当晚下班,李某的行为印证了这一点。他不是在挽留,而是开车截停,强行把杨女士拽倒,塞进车里带回了出租屋。这个行为,已经不是情感纠纷,而是非法限制人身自由。 在17楼的出租屋里,李某躺在床上刷手机,而被他强行带回来的杨女士,就蜷缩在床脚发呆。现场的气氛,不像情侣冷战,更像是一个捕食者和绝望的猎物,几分钟后,杨女士突然冲向窗户。李某在后面大喊“不要跳”,但为时已晚。 现在回过头来看法院的判决,30%的责任是怎么来的?法官的逻辑不谈感情,只看一连串的事实和行为。 李某和杨女士有争吵;他在对方不愿意的情况下,使用暴力强行将其带回;在一个明显高危的环境里,他没有对情绪已经崩溃的杨女士进行任何安抚和有效看护。 这一连串的过错,被法院认定为与杨女士的死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李某制造了压垮她的最后环境,并放任了风险的发生。这30%的责任,就是为他这些具体的、无可辩驳的过错定的价,很多人觉得,这根本就是“间接故意杀人”,为什么不追究他的刑事责任。 法律的门槛比大众的情感要高得多。要定罪,检方必须证明李某主观上有“希望”或者“放任”杨女士死亡的意图。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他那句“不要跳”,以及事后给朋友发信息说“想陪她一起死”,都可能被解读为他并不想看到这个结果。 这就是民事责任和刑事犯罪的区别。前者看的是过错,后者看的是意图。李某的行为有过错,但要证明他有杀心,证据链是不完整的。 事发后,李某在微信里给朋友发消息说“小冉跳楼了,快过来”,紧接着又说“想陪她一起死”。这既是恐慌,或许也是一种下意识的自我塑造,把自己也描绘成这场悲剧的受害者。 法庭的判决是一个法律层面的终点。但这起案件本身,是一个典型的情感控制与暴力升级的样本。它清晰地展示了一段从谎言开始的关系,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这个过程,比最终那个30%的数字,更值得被看见。 信源:红星新闻8月2日

0 阅读:333

评论列表

阿飞

阿飞

1
2025-08-04 18:57

狗血道理,那个男的应该承受一半道理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