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外交天才顾维钧被骗回国与张润娥完婚,而他却在母亲房中躲了两晚,没想到

百年战争录 2025-07-28 16:01:49

1908年,外交天才顾维钧被骗回国与张润娥完婚,而他却在母亲房中躲了两晚,没想到第3天晚上张润娥找他同寝,顾维钧不肯碰她,还说:“房间够大,床也很宽敞,你一个人睡足矣,从此沙发是我的,”   1908年的上海,正值盛夏,一场看似光鲜的婚礼,在繁华的街巷间拉开了帷幕,宾客络绎不绝,锣鼓喧天,顾家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然而,这场热闹背后,却藏着一段冷若冰霜的婚姻序章。   新郎顾维钧是上海松江人,自幼聪慧,生在一个富裕之家,父亲顾溶一度失意,后来在轮船招商局任职,又一跃成为交通银行总裁,家境殷实,望子成龙,顾维钧便被寄予厚望,他三岁进私塾,熟读四书五经,十多岁转入英华书院,从此接触西学,1900年,他考入圣约翰书院,接受系统的西式教育,1904年,不顾反对,毅然剪去辫子,前往美国留学,先是进入库克学院,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主修政治和国际法,他在那儿表现出色,热衷辩论,主持学生刊物,还曾陪同清廷五大臣参观校区,风头一时无两。   那一年他不过二十出头,却早已胸怀鸿志,立志要在国际舞台上为中国争一席之地,家里人却另有打算,父母早年与张家定下亲事,盼他学成归来后成家立业,张润娥是张家的掌上明珠,出身医家,家风严谨,她自幼学习女红,性格娴静,虽未受西式教育,但在当时社会中,已属教养良好,仪态端庄。   顾维钧在美国正值学业关键期,接到家书称家中有急事,不得不归,他本不想回国,托辞推脱数次,最终在兄长劝说下回到上海,心中却有明言:不为婚事而归,然而,一踏进家门,他便陷入了无法抗拒的安排中,父母早已操办妥当,亲族齐聚,连婚礼的吉日都选好了,他虽心有不甘,却也难违家命,只得点头应允。   婚礼当天,顾家宅院张灯结彩,场面体面,礼数周全,所有人都以为这桩婚事将成佳话,然而,新郎的态度冷淡得令人错愕,拜堂后,他并未入洞房,而是悄悄躲进母亲房中,连着两个夜晚不见踪影,家中长辈轮番劝导,他依旧不为所动,直到第三天,家人实在无奈,张润娥只得自己前去新房,试图挽回这段冷淡的夫妻关系,然而,顾维钧心意已决,自此夫妻形同陌路。   婚后不久,他便匆匆返回美国继续学业,父亲顾溶坚持让张润娥随行,他虽不情愿,也只得答应,他将她带上船,却在美国将其安置在费城一户德裔夫妇家中,自己则回到纽约继续读书,对外,他称她为“妹妹”,两人生活分离,几无交集,关系形同虚设。   张润娥在异国他乡,生活并不轻松,她开始学习英文,逐渐能与人交流,适应新的生活方式,顾维钧则全身心投入学业,心无旁骛,1912年,他顺利取得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学位,随后回国步入政坛,他成为袁世凯英文秘书,正式踏入外交领域。   这一年,他遇到了唐绍仪的女儿唐宝玥,两人背景相当,志趣相投,很快便开始交往,这段感情迅速发展,为顾维钧提供了一个结束前一段婚姻的契机,他主动提出与张润娥离婚,信中表示愿承担她未来的生活费用,也允许她选择回国或继续留美。   此时的张润娥已不再是那个在新婚之夜默默忍耐的女子,她接受了离婚请求,平静地处理手续,亲自书写离婚协议,并将消息通知双方家人,她没有责怪,也没有哀求,仿佛只是完成了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务。   离婚之后,她没有回娘家,也未再嫁,她削发为尼,进入庙中修行,过上了清苦的生活,她的父亲因这段婚姻深感懊悔,不久病倒,临终前仍握着她送的佛珠低声叹息。   顾维钧则在政治舞台上风生水起,1913年,他与唐宝玥成婚,婚礼隆重,成为外交界的佳话,这段婚姻为他的仕途加分不少,不久他被任命为驻美公使,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外交使节,然而,命运未曾眷顾太久,1918年,唐宝玥在陪同他出国期间染上流感,不幸去世,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   顾维钧的第三任妻子是印尼华侨黄仲涵的女儿黄蕙兰,她出身豪门,性格开朗,仪态大方,婚后初期,两人关系融洽,黄蕙兰在社交场合活跃,为顾维钧的外交生涯提供了不少助力,然而,随着时间流逝,顾维钧对她的生活方式渐生不满,认为她过于奢华,不符合外交夫人的稳重形象,最终,两人分道扬镳。   直到晚年,顾维钧才再次步入婚姻,他与严幼韵相识于一次宴会,相知相守,最终在墨西哥举行婚礼,此时他已七十岁,而她比他年轻二十岁,两人性情相合,生活和谐,顾维钧在她的照料下度过晚年,直到1985年在纽约去世。   而张润娥,一直隐居庙中,不曾参与世俗纷扰,有人说顾维钧曾寄去一笔巨款,想表达歉意,却被她原封不动退回,她的一生,静如止水,几乎未在历史上留下涟漪。

0 阅读:31

猜你喜欢

百年战争录

百年战争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