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美国顶级狙击手艾克上校在一次射击中打中了一名志愿军战士,让其掉进了壕

佳佳怡 2025-07-28 14:34:18

1953年,美国顶级狙击手艾克上校在一次射击中打中了一名志愿军战士,让其掉进了壕沟中,大约20分钟左右,尸体竟然动了起来,吓得美国人又赶快补了两枪,紧接着美国人突然就像失去了生命般,倒在了地上。 ​​ 一颗花生米大小的子弹正中眉心,素来以“神枪手”号称的艾克上校,当着数百位美国大兵的面失去了生命。 掉进壕沟的志愿军战士叫张勇,是46军137师的一名普通狙击手。他趴在雪地里三天了,睫毛上结着冰碴,瞄准镜上盖着块白布,只露出一条细缝对准美军阵地——艾克的位置,是他前一天晚上借着炮火掩护,在冻土上挖了半米深的掩体才锁定的。 艾克的第一枪打在张勇的左肩上。子弹撕开棉衣,带着碎骨碴钻进肉里,疼得他眼前发黑,差点从掩体里滚下去。他知道这是艾克的试探,那家伙在美军中号称“一公里内无活物”,惯用“打肩逼身”的伎俩,逼目标暴露更多身体。张勇咬着牙,借着剧痛的劲儿,故意向左侧一歪,滚进了身后的浅壕沟——那是他早就选好的“假死点”,沟里堆着些冻硬的枯草,正好能遮住他的身形。 二十分钟里,张勇没敢喘大气。血顺着胳膊流进雪里,冻成暗红的冰碴,左肺像被撕开个口子,每吸一口气都像吞刀子。他能听见艾克所在的碉堡里传来嬉笑声,大概是美军以为他死透了。可他心里清楚,艾克这种顶尖狙击手,绝不会轻易相信目标死亡,他在等,等自己忍不住动一下,好补枪确认。 张勇的手指慢慢摸到腰间的手榴弹,保险栓早就拉开了——他想过,要是艾克下来检查,就拉弦同归于尽。就在这时,他看见艾克的脑袋从碉堡射击孔探了出来,手里的M1903步枪正对着壕沟。张勇猛地屏住呼吸,借着身体抽搐的劲儿(其实是疼得忍不住),故意让右臂在枯草里划了一下。 “砰!砰!” 两声枪响,子弹打在张勇脚边的冻土上,溅起的冰粒崩在他脸上。艾克果然补枪了,而且因为两次射击,他的位置在瞄准镜里暴露得更清楚了。张勇的嘴角扯出一丝冷笑,他知道,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吸引艾克暴露位置,给隐藏在右侧山包后的战友李建国创造机会。 李建国趴在离艾克碉堡800米的石缝里,比张勇早一天进入阵地。他的步枪是缴获的美军M1加兰德,瞄准镜被炮火震得有点歪,他用胶布缠了三圈才勉强固定住。前三天,他一直没开枪,就盯着艾克的碉堡,记着艾克射击的习惯:每次开枪前,都会先调整一下头盔的带子,左手会在枪身侧面顿一下。 刚才艾克补枪时,左手顿了那一下。就是这个瞬间,李建国扣动了扳机。子弹带着风声飞出去,穿过碉堡的射击孔,不偏不倚钻进艾克的眉心——他甚至没看清子弹从哪来,眼睛还盯着壕沟里的“尸体”。 李建国开完枪,立刻滚下石缝,扒开早就备好的浮土盖住自己。美军的炮火瞬间覆盖了山包,炮弹炸起的冻土像雨点般落下,他趴在雪里,耳朵嗡嗡响,却在笑——昨天张勇跟他说“我引他出来,你送他上路”,现在,他们做到了。 张勇在壕沟里听见艾克被击毙的欢呼声,终于撑不住晕了过去。后来战友把他救出来,才发现他左肺被打穿,肩上的子弹离心脏只有两指宽,医生说“再晚半小时,神仙也救不活”。可张勇醒来第一句话是:“李建国呢?他没暴露吧?” 没人知道,艾克死前瞄准的“尸体”,心里盘算着怎样用最后一口气拉响手榴弹;也没人知道,李建国缠胶布的瞄准镜里,早就刻下了艾克每次射击的细微动作。这场在零下三十度的对决里,美军有更精良的武器、更温暖的碉堡,志愿军有的,是把生死抛在脑后的默契,是“我死也要拉你垫背”的狠劲,是“为了战友能多活一个”的执念。 有人说这是运气,可运气从来只站在敢拼命的人这边。艾克的精准来自训练,而志愿军的精准,来自于“身后是祖国,不能退”的信念。当张勇在壕沟里忍着剧痛装死时,当李建国在石缝里数着艾克的头盔带子时,他们较量的不只是枪法,更是对“为什么而战”的回答。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2

猜你喜欢

佳佳怡

佳佳怡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