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中俄两国空军这些年搞了不少联合行动,特别是空中战略巡航,已经成了常规操作。从2019年开始,到2024年11月29日那次,已经是第九次了。这次巡航,日本海和东海空域,两架俄罗斯图95轰炸机加上中国两架轰6N和两架歼16,编队飞行了好几个小时。重点是歼16挂着霹雳15导弹这种实弹,为图95护航。 这事儿表面上看是两国合作紧密,互相护航挺正常,但网上和一些军事分析里头,总有人说这让俄罗斯那边心态有点儿复杂。因为歼16这飞机来头不小,它是基于俄罗斯技术搞出来的,但现在中国版已经青出于蓝,性能甩开原版一大截,俄罗斯空军自己还在原地踏步,这对比一摆出来,谁心态不复杂啊。
歼16其实是苏27家族的衍生品,苏27是上世纪70年代苏联设计出来的重型战斗机,当年为了对抗美国F15,苏联空军主力。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把苏27SK出口给中国,1992年第一批到手。中国空军当时需要现代化装备,就从这儿起步。 1996年,中苏签协议,许可生产歼11A,就是苏27的本地组装版。接着2000年,又引进苏30MKK,这是苏27的多用途版,能打空对空,也能对地攻击。苏30MKK用AL31FP发动机,最大推力122千牛,航程3000公里,挂R77和Kh31导弹。这些技术转让,让中国工程师学到不少气动布局和航电基础。 歼16就是在这些基础上搞出来的。2011年项目启动,融合苏30MKK的双座设计和歼11BS的国产改进。歼11BS是苏27的国产双座教练版,换了部分国产雷达和发动机。歼16用涡扇10B发动机,推力144千牛,比苏30MKK强多了,航程直接拉到4000公里。国产的雷达是有源相控阵,扫描范围广,抗干扰强。
武器方面,霹雳15导弹射程超150公里,鹰击83反舰导弹,雷电10反辐射导弹,全是国产先进货。2012年首飞,2014年批量生产,到现在空军装备超过200架。歼16D电子战版还出来了,2015年珠海航展亮相,航程和干扰能力比美国EA18G还好。 俄罗斯那边,苏30系列还在用,虽然升级到苏30SM,但发动机和航电还没中国版的先进。苏35是他们最新的苏27衍生,2008年首飞,运用了推力矢量发动机,但量产少,出口受限。俄罗斯空军的苏27家族飞机总共有几百架,但老化严重,维护成本高。 2010年,苏57第五代机首飞,到2025年才交付27架,隐身性能一般,产量跟不上。中国歼20产量已经超200架,2024年还在增产。俄罗斯空军底子是苏联留下的,当年能对抗整个北约,现在却只能靠卖武器和能源过日子。俄乌冲突从2022年2月24日打到现在,空军损失不小,资源都投了进去,导致研发跟不上。
巡航事件里,歼16带实弹护航图95,图95是苏联50年代的涡桨轰炸机,四台NK12发动机,航程15000公里,能挂巡航导弹。俄罗斯空军还用着55架左右Tu95MS,预计服役到2040年。但图95速度慢,隐身差,需要护航。 以前,俄罗斯用苏30护自己的轰炸机,这次让中国的歼16顶上,性能对比就出来了。歼16雷达先发现目标,导弹射程远,机动性好,苏30MKK在空中遇上基本没优势。这不就等于徒弟反过来保护师傅,还用师傅教的东西改得更好。俄罗斯媒体和分析里头,总提这事儿,说中国进步太快,他们有点儿跟不上趟。 俄罗斯心态复杂的原因主要在这儿。技术转让本来是挣钱的事儿,90年代卖苏27生产线给中国,赚了不少。但现在中国不光国产化,还升级迭代。歼10C、歼20全自主,空军整体实力追上俄罗斯。要不是苏联遗产厚,差距早拉大了。
俄罗斯空军痛点多,苏57量产难,2025年4月才说提高产能,但被制裁卡了脖子,零部件短缺。米格31高空拦截机还在用,但设备老旧,维护费高。苏34战斗轰炸机在前线损失率高,2025年3月又有击落报道。相比之下,中国空军现代化快,编队演练多,南海东海巡逻常态化。 如今,中俄合作还在继续。2025年还计划了更多联合巡航,海上行动也加进来。俄罗斯视中国为可靠伙伴,高层对话多,技术交流没停。两国空军共享情报,模拟对抗,歼16和苏35一起飞,测试兼容。 但俄罗斯总觉得得做点儿什么,不能一直下滑。国内经济压力大,军工工资涨,工厂加班生产苏30零件,但产量有限。空军训练强度上去了,模拟器练习苏57,但实际交付慢。
2022年5月29日,央视首次公布歼16、轰6K和图95同框照,那时中俄巡航,中国派战斗机护航信息首曝。专家说,下次可能还会有歼20和苏57的加入。 俄罗斯空军现状胶着。苏联解体后,发展速度慢,被美国领先了一大截。Tu142海上巡察版从Tu95来,服役中。Tu114客机版早停了。俄罗斯出口苏35受限,印度航展演示,但成交难。空军规模缩,Su25攻击机低空支援,老化需换零件。2025年新动员,招飞行员训苏57。 中俄伙伴关系给俄罗斯支撑。2025年5月,俄罗斯苏35和中国歼16模拟对抗,黄海上空追逐。7月,俄罗斯专家访华,看歼16生产线。巡航中,飞机互降对方机场,交换维护经验。俄罗斯空军也在不断调整部署,苏27退役,苏35补充。中俄合作常态化,2025年11月第十次巡航计划中。
俄罗斯卖技术给中国,本想挣钱稳关系,结果中国消化吸收,搞出了更好的产品。俄罗斯心态复杂也正常,毕竟谁都不想被超越。但合作没停,未来怎么样,还得看俄罗斯怎么平衡,空军现代化得跟上步伐,不然,差距只会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