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解放军撤兵时,将越南境内的铁轨全都拆了带回国内,对此越南表示强烈不满,更是控诉我军赶尽杀绝,那么我军为何要这么做呢? 你可能不知道,这些被拆的铁轨,大半都带着中国印记。1955年到1975年,中国帮越南修了1000多公里铁路,从河内到谅山的干线,每一根铁轨都是鞍山钢铁厂特制的,每一根枕木都是云南林场精选的硬木。 当年参与援建的工程师回忆,为了赶工期,中国工人在热带丛林里搭棚子住,不少人得了疟疾,硬是用三年时间打通了越北的崇山峻岭。可越南呢?1978年,他们把这些铁路改成军用专线,用来运送苏联援助的坦克和导弹,谅山段的铁轨上,还能看到中国工人当年刻的“中越友好”字样,旁边却多了坦克履带的压痕。 要说清楚这事,得看看越南怎么用这些铁路打仗的。自卫反击战打响前,越南在河内到老街的铁路上,每天发三趟军列,拉的全是装备和部队。 解放军攻克高平后,在火车站发现一堆未拆封的中国援建物资——其中有1965年中国支援的柴油发电机,被越南改造成了雷达电源;还有1970年送的铁轨扳手,成了他们加固防御工事的工具。战士们看着这些东西,气不打一处来:“咱们勒紧裤腰带帮他们建铁路,他们倒好,转头就用它来打咱们。” 拆除行动,其实是逼出来的自卫。当时前线指挥官算过一笔账:越南剩下的军事实力,还能组织反扑,而这些铁路是他们快速调兵的关键。如果不拆,等解放军撤回国内,越南很可能用这些铁轨运送部队,袭扰边境村寨。 更实际的是,中国当时正缺铁轨——1979年,国内铁路建设如火如荼,宝成铁路复线工程等着铁轨,云南边境的战备公路也需要钢材。与其让这些“忘恩负义”的铁轨留在越南当战争工具,不如运回国内修民生工程,这账算得明明白白。 越南控诉“赶尽杀绝”,可他们忘了自己做过什么。1978年,他们强占中国南沙群岛,在岛上修的碉堡用的钢筋,还是1970年代中国援助的;他们驱赶在越华侨,抢走的工厂设备,不少是中国援建的纺织机。 反观解放军,拆铁轨时特意避开了民用设施,河内到海防的民用铁路没动,甚至还给沿线村寨留了足够的粮食。有个越南老人在铁路边看着解放军拆铁轨,偷偷对翻译说:“这些铁轨是你们建的,他们不该用来打你们。” 国际舆论当时骂声一片,可很少有人提“所有权”。中国外交部后来公布的档案显示,1950年代的援建协议里写得清楚:“所有援建项目,在越南具备自主维护能力前,产权归属中越共有。” 越南不仅没打招呼就挪用铁路搞军事,还拒绝偿还中国的援建贷款,这种情况下,收回属于自己的物资,于情于理都说得通。就像家里借出去的工具,被人拿去砸自家窗户,难道不该拿回来? 更深远的是战略考量。越南当时仗着苏联支持,想当“印度支那霸主”,铁路是他们扩张的“腿”。拆了这些铁轨,等于打断他们的“腿”,让他们短期内无力再搞军事冒险。 事实也证明,撤军后越南确实消停了不少,边境冲突减少,中国得以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有老兵回忆,拆最后一段铁轨时,他在枕木上刻了“止战”两个字:“不是咱好战,是真不想再打仗了。” 难道真的是“赶尽杀绝”?看看解放军撤军时的其他举动就知道了——他们释放了全部越南战俘,还送了药品和粮食;他们帮越南百姓修复了被战火损坏的水井,甚至把自己带的压缩饼干分给孩子。这些细节,越南不提,国际舆论也少有人报道,只盯着铁轨骂,这公平吗? 说到底,拆铁轨不是泄愤,是清醒的利益计算,是被“恩将仇报”逼出来的自保。它告诉我们:善良要有底线,援助要有原则,面对忘恩负义的挑衅,该硬气的时候就得硬气。那些运回国内的铁轨,后来铺在了云南的边境公路上,守护着一方安宁,这或许比留在越南当战争工具,更有意义。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79年解放军撤兵时,将越南境内的铁轨全都拆了带回国内,对此越南表示强烈不满,
史海沉钩
2025-07-26 00:02:34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