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不能把赡养当生意!”变脸太快了!6月19日,重庆,一女子嫌弃弟弟对70多岁母亲

“不能把赡养当生意!”变脸太快了!6月19日,重庆,一女子嫌弃弟弟对70多岁母亲照顾不周,直接选择和丈夫分局,从东北到重庆照顾母亲,同时和弟弟签订协议,母亲名下95000元存款和每月2000元养老金都归自己,弟弟以后就不用管了,没曾想,2年后,母亲突然患上了帕金森,2000元根本不够医药费,于是女子就反悔了,要求弟弟每月出1000元作为赡养费,这下弟弟坐不住了:白纸黑字写着呢!95000存款你都拿了,现在反悔?

重庆的文婆婆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生病后竟会让儿女对簿公堂。两年前女儿从东北赶回重庆时,明明和儿子签好了协议:母亲9.5万存款和每月2000元养老金都归女儿,儿子不用尽赡养义务。

可如今母亲确诊帕金森,医药费暴涨,女儿却突然要弟弟每月掏1000元。

这事还得从文婆婆独居说起,老伴走后,儿子主动把母亲接到重庆家里照顾。可老人总爱跟远嫁东北的女儿唠叨“儿媳做饭不合口味”“儿子说话嗓门大”。

没曾想,女儿听着心疼,竟和丈夫分居,专程回重庆照顾母亲,还坚持要和弟弟签那份“断绝赡养关系”的协议。

“当时想着姐姐可能照顾得更细致,而且大老远回来不容易。”儿子回忆签协议时很无奈。

可谁能料到,母亲今年确诊帕金森后,每月2000元根本不够用。当姐姐提出要分摊费用时,弟弟当场炸了:“白纸黑字写着呢!95000存款你都拿了,现在反悔?”

法院的判决却出人意料:那份协议无效!法官解释,赡养父母是法定义务,子女私下签的免责协议不算数,最终判决儿子必须分担赡养费。

这事在网上吵翻了,有网友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女儿太冲动没留后路”。也有人认为:“儿子一开始就不该签这种协议,养妈还能讨价还价?”

大家家里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赡养矛盾?如果是你,会怎么处理这种既要讲法律又要顾亲情的难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看法。